第一少 第1511章

毕竟,现在海面上的动静还小呢,大唐的水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旦准备充足,随时可以南下西洋,为大唐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到那个时候,世界的财富,将会源源不断的涌入大唐,世界的文化,也会源源不断的用入大唐,为大唐所吸纳,接收,而后大唐会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发掘出新的东西来。

只要不断的与世界保持联络,大唐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落后。

大唐的开放与包容,玄世璟已经是亲身的体会过了,他也为大唐有这样的开放和包容感到自豪。

在这个全世界就只有大唐拥有火药的时代,大唐着手研发火器,已经是领先了世界一步,工学院改进了织布机,大唐也正在引领整个世界的科技,站在了科技树的顶端,还在不断向上延伸发展,这样下去,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会发生在这个时代,发生在大唐。

这样的话,显然就长安城的一个工学院是推动不起来的,需要整个大唐的工匠们,都能有这样的意识才行啊,可是老思想根深蒂固,想要一下子推开来,谈何容易,也好在这些年工学院做的足够好。

“大唐在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往前走,这这条路上,最不能少了的,就是像薛将军你这样的人才。”玄世璟说道:“外人虽然都看你在熊津,大权在握,要兵权有兵权,但是寻常人,谁能想到在熊津守着的苦啊。”

玄世璟对薛仁贵这般理解,可是把薛仁贵给感动的不行。

是啊,他在熊津吃的苦,谁看见了?

当初熊津苦寒之地,高句丽还没灭呢,薛仁贵领着兵,带着百姓,在高句丽眼皮子底下发展,虽然有水师在一边儿看着,出不了的什么大事儿,可是每走一步,那都是战战兢兢,好不容喘口气儿了,大唐跟高句丽又打起来了,那边还搭上一个百济,让大唐更是要全力以赴的应对。

全力以赴了,就要投进去更多的人,消耗更多的粮草,战线拉的这么长,跑到人家家门口去打仗,粮草的供应出不得一点儿差错,怎么办?还是薛仁贵在熊津都护府,稳定后方,这才支持着玄世璟把高句丽给灭了。

高句丽没了,百济也没了,战后的熊津都护府留下了一片焦土,而后便是薛仁贵继续在熊津收拾烂摊子,原本几年之间做的努力,打开的局面,一仗全都给打回去了,毕竟是大唐新拿下来的地方,头年的收成谁都保证不了,所以熊津这边的税款也甭指望,于是薛仁贵就在那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眼见走得差不多了,战争又来了,原本治理的安安稳稳的熊津都护府,却是被高句丽和百济的余孽给祸害了,还联合了新罗和倭国,在熊津的地盘闹事。

内有高句丽和百济的余孽,外有新罗虎视眈眈,虽说朝廷派遣了大军过来,但是薛仁贵也是丝毫不敢懈怠,仗,他要领着打,朝廷的军队的后方,他也要给安稳着,朝廷的军队在新罗拿下来的城池,还是需要他派遣人手去接管,稳住,不能出乱子,一座城池,打下来容易,但是要守住,变成自己的,难,就如同薛仁贵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坐镇熊津,将熊津变成大唐的一样,耗时耗力。

但是现在呢,在朝中的一些大臣眼中,薛仁贵是出力不讨好,所以薛仁贵回了长安之后,在长安待了几天,空闲出来了,就找过来找玄世璟了。

他能够找人诉苦,这个人就只能是玄世璟了。

按照玄世璟的说法,他现在仍旧会在熊津安稳的待着,等过几年,熊津安稳了,他也就能从这个热锅上下来了,省的整天有人盯着他那边。

就算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薛仁贵从熊津回来,玄世璟也不希望薛仁贵从熊津回来,熊津虽然已经被大唐拿下有十多年的功夫了,但是对于整个中原来说,那里之前毕竟是“化外之地”,不是说它不发达,野蛮,而是那里居住的,都是原本三韩半岛上的原住民,对大唐的认同较低,这个问题就只有过个一两代人才能解决,在没有彻底的将这隐患消除之前,万一哪天朝廷对那边的监管送些了,再加上有人想要在那边煽风点火自立为王什么的,那熊津就又要乱起来了。

而薛仁贵若是在熊津,惧于他的威名,整个熊津,绝对无人敢造次。

而且,薛仁贵绝对不会反唐。

“听君一席话,在下心里好受多了,多谢公爷了。”薛仁贵拱手说道。

“得了吧,咱俩谁跟谁,当初就是在辽东的时候,陛下御驾亲征,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咱们两人在军营之中认识的,之后这么多年的交情,我还能不了解你,你也就是委屈了,发发牢骚而已。”玄世璟说道:“至于熊津那边,现在还是离不开你,这么多年在那边,你也不舍得离开熊津吧?”

薛仁贵苦笑着点了点头,的确是有点儿像玄世璟说的这样呢。

若非要让朝廷诸公放心,薛仁贵也就把家人接到熊津去了,也不至于像以前那样,聚少离多的。

“所以说啊,你就在熊津,安安稳稳的坐住了,只要你不反,不管谁在朝中这边给你上眼药,我看不过去了,帮你对付着。”玄世璟说道。

整个熊津,高句丽,是玄世璟带着兵过去灭了的,对于三韩半岛上的三个国家,玄世璟打从心里对他们印象就不佳,他亲自灭了高句丽,倒是舒坦了不少,百济被苏定方灭了,新罗被程处默和李恪给灭了,大唐好不容易平了东北方向的祸患,拿下了三韩半岛,扩张了大唐版图,若是因为朝臣之间的猜忌,坏了熊津的大事儿,都对不起那些埋骨在熊津的将士的英灵。

“多谢玄公。”薛仁贵拱手应声道。

玄世璟看着满脸疲惫的薛仁贵,也是无奈叹息一声,原本五大三粗的军营汉子,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之后,倒是清减了不少,不知道再这么几年下去,薛仁贵是否还有当年初见时候的神勇了。

“好了,看你一脸的疲惫,看样子是累得不轻,少想些有的没的,赶紧回去休息吧。”玄世璟说道:“等休息够了再说,反正离着你离开长安,还得有一段日子呢,不怕没有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

薛仁贵点了点头,他从长安城到东山县庄子上来,的确有些疲倦了,最主要的是头天的时候,跟长安城里的几个人吃饭喝酒,忙活着应酬才导致如此。

薛仁贵也不愿意过多去参加这样的应酬,只是朝中这么多人都琢磨着他,薛仁贵心里头摸不准啊,就想在长安多接触一些人,至少能旁敲侧击或者是直接询问一二。

到时候要是真有什么事儿,能有人站出来帮着说说话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在官场上混,人脉还是很重要的。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太后有请

薛仁贵每次从熊津回来,都会主动来拜访玄世璟,一来是要听听玄世璟对于熊津那边的一些看法,当初他在熊津镇守的时候,一些办法都是听玄世璟说起来的,他在那边照做,倒还真有很大的效果,如今熊津能这么太平安稳,也是托了玄世璟给出的主意的福。

二来,两人之间是老早之前的交情了,也是要常来常往。

等薛仁贵再回到熊津的时候,肯定是已经转过年了,就算是有的大臣在李承乾面前给薛仁贵上眼药,李承乾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在熊津大动干戈,现在大唐的军队大部分还留在熊津,就是要以防万一,防的不是薛仁贵,而是那些想要复国的乱党,再者就是隔海盯着倭国的島根県,让那边能够安安稳稳的开矿,而后把银子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来,充实国库。

台州那边虽然有金银矿,但是现在技术能够开采的数量有限,所以越是往后,出产的量就越来越少,到最后,也就没了继续往下开采的价值,没有先进的技术,再往下挖,肯定是要死人。

正好,这个时候,倭国的银矿就接上了,至于台州那边,等过上一段时间,封了矿就是了。

魏叔玉这几年在台州也是混的风生水起,到了年根的时候,李承乾也是下诏将魏叔玉调回了长安,台州的一干官员,重新派遣,这几年,台州那边的发展,也与大唐接洽了起来,毕竟离着泉州那边近,商人在海峡之间来来往,极大的增加了台州那边的繁荣程度,冬天内陆的河运是歇了菜了,但是海运还能走啊,台州那边的新鲜水果也是通过海运,运到了北方,而后再快马加鞭的运送到长安,奉入宫中,大唐的开疆拓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老爷,太上皇派人过来传话说让您到他宅子去一趟,说是太后娘娘要见您。”府上的下人来到玄世璟的书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下去准备吧,我一会儿就出去。”玄世璟说道。

“是。”下人应声道。

玄世璟起身,将手里的暖炉放在了桌子上,走到一边儿的衣架前头,将挂在衣架上的大氅取了下来,披在了身上。

来到宅子门口的时候,下人已经准备好了马车,玄世璟上了马车之后,就朝着书院周围的宅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