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东精神一振,本来对此事不抱希望的他,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点击这个人的头像,选择“添加为好友”,发送好友申请后,对方很快就通过了。
尹东发送文字信息:你好,请问你说的是真的吗?你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郫都吃货:是的。所以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立刻就跟你留言了。本来我以为,这种怪事只有我一个人遇到呢。
尹东:你是不是在成华区那家“老槐树火锅”遇到这怪事的?
郫都吃货:没错,就是那家。
尹东:具体是怎么回事,能告诉我吗?
郫都吃货:我也想知道你的经历。要不,咱们见面聊吧。
尹东求之不得:好啊,下班后咱们就碰头,见面聊。
郫都吃货:在哪里呢?
尹东想了想:就在“老槐树火锅”,好吗?咱们再去吃一次,看看会不会又发生这样的事。
郫都吃货:行,那我现在就从郫都区过来,估计要一个多小时吧。
尹东:好的。我离得近点。一会儿我就去占位子。
郫都吃货回复了一个“OK”的手势。
约定好之后,尹东心痒难耐,没心思再上班了。他的工作相对自由灵活,因为要到成都各地区收集资料,所以领导没要求他坐班,只要每天发布一篇文章,完成工作量就行。于是尹东借口要去某家餐馆踩点,跟主任和同事们打了个招呼,就先行离开了。
现在虽然还早,但他也想不到别的去处,便坐公交车早早地来到了“老槐树火锅”。到的时候才五点钟,这个点儿自然是没什么客人的。店内店外的位子随便挑。尹东选了前天那张桌子坐下,告知服务员过会儿还有一个朋友要到。于是店员给他先上了杯茶。坐在树荫下喝茶,也是件惬意的事。尹东刷着手机新闻和朋友圈,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六点过,“郫都吃货”打来微信语音电话,说自己已经到了。尹东站起来,搜寻周围也在打电话的人,俩人很快就发现了彼此,“郫都吃货”走了过来。这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样貌普通。他跟尹东打了个招呼,坐了下来。
“我叫尹东,在报社工作。昨天那篇文就是我写的。兄弟姓什么?”尹东问道。
“我叫张立。”男人说道,“在郫都的一家4S店工作,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吃各种美食。成都各个区县有点名气的餐馆,我几乎都去吃过。”
“如此看来,咱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我也是一个好吃之人。”尹东找到了知己。
“是啊,所以成都本地推荐吃喝的公众号,我都关注了。”张立说。
“这家店,你是怎么知道的?什么时候来吃的呢?”
“一个朋友推荐的,说这家店颇有特色。尤其是那道限量版的牛肉丸子,滋味妙不可言。我这种吃货,自然就来打卡了。大概就是十多天前来吃的吧。”
这时,服务员上前询问可以点菜了吗。尹东对张立说:“咱们先点菜,边吃边聊。”张立点头表示同意。
尹东点了跟前天一样的鸳鸯锅,菜品也是那几道有代表性的,手打牛肉丸子,自然不必说。
等待上菜的时候,尹东问张立:“讲讲你们上次的经历吧。”
“行,是这样的,那天我们一共八个人来这里吃火锅。丸子是限量的,自然就上了八个。我们每个人都吃了,觉得味道非常好,就问店员能不能再点几个,被婉拒了。我们正感到遗憾,突然有人发现锅里又浮起来一个丸子。大家感到惊喜,又觉得奇怪——八个丸子,明明每个人都吃了,怎么会多出来一个呢?”
尹东说:“你们这番经历,跟我们很相似。那你们当时问店家这是怎么回事了吗?”
张立摇头:“没有。因为我们当时猜测,会不会本来锅底里就有一个。”
“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尹东说,“如果锅底里本来就有的话,早就该浮起来了,怎么会后面才浮起来呢?况且这么多人,也不可能一个都没捞到呀。”
“是的。但当时我们没细想,也就没去纠结这事了。反正多一个等于赚到,也没什么不好。直到昨天我看到你写的那篇文,知道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别的客人身上,才觉得这事有点不寻常。”
“是啊,那你觉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立迟疑了一下,说:“我有个猜测……但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尹东好奇道:“为什么不能说?”
“我怕我说了,你会觉得我精神不正常。”
尹东当即表态:“不会的。你尽管说吧。我跟你聊这么久,知道你肯定是正常人,只是这猜测估计脑洞比较大,对吧?”
“是的。”张立承认。
这时,服务员端着锅底来了,菜品也依次呈上。丸子照例是后上。俩人暂时停止交谈,待服务员离开后,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张立说:“是这样的,几年前,我看过一篇叫做《私房菜》的小说,上面提到了一种可以无限再生的肉。这种肉的味道鲜美无比,只要每天剩下一部分,第二天就会变大一倍。这小说我是七、八年前看的,但对于其中描述的这种神奇的肉,至今仍印象深刻。所以,当火锅中多出一个丸子来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就想起这篇小说,以及书中提到的这种肉了。”
尹东皱起眉头:“无限再生的肉……世界上可能存在这样的东西吗?”
“根据小说中的解释,这种肉不是地球上的产物。”
“可是,你都说这是小说呀。虚构故事中的事物,能够用来参考现实中的事情吗?”
张立说:“你写的那篇公众号文,绝大多数人也是当做小说来看的。通过下方的留言就能得知了,很多人都是用戏谑和调侃的方式来评论此事。但实际上,这是你——包括我——的真实经历,不是吗?天底下的小说,到底哪些是绝对的虚构,哪些是确有其事,或者根据真实素材改编——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吧。”
尹东略略点头,但还是感到难以置信:“你的意思是……这家店的牛肉丸子,就是用这种肉做成的?所以,它会在火锅中自己分裂成两个?”
“我只是提出猜测,不一定就是如此。但是话说回来,除此之外,我的确想不出别的可能性了。”
沸腾的火锅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但痴迷火锅的尹东,此刻居然能抵制住火锅的**,暂时没有往锅底里下菜。他说:
“好吧,我们姑且认为事实就是如此,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来探讨一下。如果这种丸子真是用这种可以自动分裂和再生的肉来做成的,也有两个不太说得通的逻辑问题呀。第一,六个丸子,不是应该分裂成十二个才对吗?为什么只有其中一个分裂了呢?第二,这家店开张一个多月了,每天门庭若市,来他们家吃过火锅的人,估计有上千个了吧,为什么只有咱们俩遇到了这种怪事,其他人没有遇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