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另一边,刘传东把人面鱼买回家后,养在了家里一个高档奢华的水族缸里。这个水族缸摆放在客厅和餐厅之间,起一个隔断和装饰的作用,缸里精心设计了假山和水草,上方有灯光照射,看上去美轮美奂。
刘传东现年43岁,事业有成,却婚姻不顺。结过两次婚,两任老婆不是拜金就是出轨,最后都离了。第二任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抚养权自然归了刘传东。现在刘传东跟儿子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加上一个保姆,偌大的一套房子里,就只住了他们四个人。
人面鱼买回来之后,一家人都围过来看稀奇,老母亲说:“这是什么鱼呀,怎么长了张人脸?”
刘传东:“这鱼就叫人面鱼,非常稀有,全世界只有两条呢。”
老母亲:“鱼长着人脸,看上去怪瘆人的。”
刘传东四岁大的儿子冬冬却一点都不怕,指着水族缸,稚声稚气地说:“怪鱼,怪鱼。”
刘传东把儿子抱起来,问:“冬冬怕不怕这条鱼?”
冬冬说:“不怕,冬冬喜欢吃鱼。”
刘传东乐了:“哈哈哈,不愧是我儿子,胆子就是大。不过这条鱼可不能吃,这是爸爸花大价钱买来的。”
老母亲问:“这鱼多少钱?”
刘传东:“80万。”
老母亲:“啥?80万?你也忒舍得花钱了,一条鱼值这么多钱吗?”
刘传东:“妈,物以稀为贵。这鱼全国只有一条,全世界也只有两条。80万不算贵,我估计再过两年,它的价格会翻倍。我买它,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老母亲知道儿子是做大生意的人,出手也向来都是大手笔,不说话了。保姆问道:“先生,这条鱼怎么喂养呀?”
刘传东:“我之前问了一下它的原主人,说这鱼是肉食性动物,你买点小鱼来喂它吧。”
保姆点头:“好的,我这就去市场上买鱼。”
保姆出了门,半个多小时后,买了一斤多麻狗鱼回来。这种鱼很小,像没长大的鲫鱼。刘传东试着丢了几条进去,刚一入水,其中一条就被人面鱼吞进了肚子里。一两分钟的工夫,几条麻狗鱼就被人面鱼尽数吞掉了。一家人站在鱼缸边清楚地目睹了这一幕,老母亲说:“这鱼可真够厉害的。”
“厉害就对了。”刘传东很高兴,“80万一条的鱼,不厉害哪行?”
小冬冬说:“爸爸,我也要喂鱼。”
冬冬现在人还没鱼缸高,刘传东把儿子抱起来:“好嘞,爸爸让你喂鱼!”
冬冬从保姆阿姨端着的盆子里抓了几条小鱼丢进鱼缸,看见人面鱼又把这几条鱼吃了,他乐得直拍手。爸爸问:“好玩吗?”小男孩笑道:“好玩!”
之后,冬冬又抓了很多鱼丢进鱼缸,人面鱼来者不拒,全都吃光了。保姆惊叹道:“这鱼可真能吃呀,一斤多麻狗鱼,都快被它吃完了。”
刘传东豪气地说:“能吃没关系,只要它撑不死,你就尽管给它吃,只管把这鱼给我养精神!”
保姆说:“是,那我再去买点鱼回来。”
从这天起,保姆就每天买五斤麻狗鱼回来,一天分两次投喂人面鱼,偶尔还会喂点猪肉、牛肉什么的给它吃。这鱼一点不挑食,只要是肉就吃。体重见天地长,一段时间之后,体型几乎翻了一倍,估计有十斤重了。生长过程中,它头上的“人脸”也愈发清晰,看上去越来越像一个人了,着实有些诡异。
这个家里,老太太和保姆都有点怕这条鱼。但虎父无犬子,刘传东的儿子冬冬继承了父亲的刚性,是个小男子汉,他不但不怕,还特别喜欢这条鱼,每天从幼儿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这条人面鱼,而且一看就是几十分钟。奶奶叫他别看了,他还不乐意。渐渐地,老太太也就不怎么管了,孙子开心就好。
这段时间,韩宝来和李秀英在合肥市的中心区域,买了一套住房和一套一百多平的门面。这门面的租金一个月好几千,足够他们在合肥生活得很好了。而他们的新家,更是既宽敞又漂亮,按说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丰衣足食,李秀英应该无忧无虑才是。但她心里始终不踏实。困扰她的,有两件事。
一是村长之死。虽然之后她和韩宝来谁都没有提起过这件事,警察和村长的家属也没来找过他们麻烦(也许是因为村里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新家在那里),但这事给李秀英造成的心理阴影,一直挥之不去。村长如果真是韩宝来害死的,每天跟这样的人同床共枕,显然会让人惴惴不安。虽说自己是他老婆,可这种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男人,谁知道他的底线在哪儿呢?
第二件事,是人面鱼的现状。这鱼虽然已经卖给刘传东了,但不知为什么,李秀英一直觉得自己跟这条鱼之间,仍然连着一条看不见的线。也许是她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这鱼是她母亲变的所致。刘传东给她的那张名片,她一直揣在身上,好几次都想循着地址去刘传东家看看,却始终有点不好意思。
这天下午,李秀英终于决定去刘传东家看看。她对韩宝来说想出去逛逛,便出了门。走到小区门口,她招了一辆出租车,把名片背后写的地址告诉司机。结果这地方出乎意料地近,行车十分钟就到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高档住宅区。
李秀英在门卫处登记了一下,照着名片所写的门牌号,来到了刘传东家的门口。这是一套独门独院的复式住宅,她按下门铃,里面有人问到:“谁呀?”
李秀英说:“我是来找刘传东先生的。”
门开了,五十岁左右的保姆出现在门口,打量了一下李秀英,说道:“刘先生现在不在家。”
李秀英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呢?”
保姆说:“不知道。”
李秀英犹豫了一下,说:“其实我也不是来找刘先生的,只是想看看他家的那条人面鱼罢了。”
保姆问:“你怎么知道这家里有条人面鱼?”
李秀英:“这鱼当初就是我卖给刘先生的。”她掏出名片给保姆看,“刘先生给我留了这个地址,说我如果想看这条鱼,就到他家里来。”
保姆看了看名片,的确是刘传东的字。但她做不了主,说:“今天是星期天,刘先生和家人出去玩了。我只是这个家里的保姆,不敢擅自让你进来。”
李秀英想了想,说:“没关系,那我在门口等刘先生就是。”
保姆说:“好吧。”把门关上了。
李秀英站在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刘传东和母亲、儿子一起回来了。他一眼就认出了李秀英,说:“咦,你来了?”
李秀英:“是的,刘先生,我是想来看看那条鱼。”
刘传东:“那怎么不进门呀?”
李秀英:“你们家保姆说,您不在,她不敢让我进去。”
刘传东皱起眉头:“这阿姨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让客人站在门口等?”
刘传东用钥匙打开门,大方地请李秀英进屋,然后对保姆说:“这位是人面鱼的原主人,以后她要来看这条鱼,只管让她进来,别做失礼的事。”
保姆赶紧点头:“是,是。”
刚进门,李秀英就看到了鱼缸里的人面鱼,她有些吃惊,说道:“这鱼……长这么大了?”
刘传东:“是啊,才短短一个月,它的体型就翻倍了。”
李秀英走近了看,这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本来在鱼缸里随意游动的人面鱼,见到她之后,游到了玻璃缸边,面对着李秀英,嘴巴一张一合,仿佛人在说话似的。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刘传东说:“这鱼好像认出你来了。”
李秀英心中感慨万千:“是啊,这鱼真是有灵性。”
老太太说:“我只知道猫啊、狗的认主人,还从来不知道鱼都会认主人。”
刘传东说:“这可不是条普通的鱼。”
李秀英也是这样想的。她注视着鱼头上的人脸,觉得这张脸越来越像她过世的母亲了——当然可能是心理作用。但这条鱼的长相和表现,让李秀英觉得它跟自己,真是有种难以割舍的缘分。
刘传东观察到李秀英依依不舍的眼神,暗忖她跟这条鱼感情深厚,一向大度的他,对李秀英说:“你现在就住合肥吧?如果想这条鱼,随时都可以来我家看它。”
李秀英欣喜地说:“真的?”
刘传东:“当然。”
李秀英跟刘传东道谢,离开了他的家。之后,她便三天两头地朝刘传东家跑。刘传东工作时间都在公司,家里只有老太太和保姆。李秀英经常到他家来做客,一来二去就跟老太太混熟了。老太太原本也是农村人,跟李秀英有很多共同话题,加上李秀英勤快,有时还会主动帮他们家打扫下院子什么的,于是老太太和保姆都很喜欢她,渐渐地都不拿她当外人了。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