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宁远城成为了一片废墟,但是多尔衮也不能不派兵驻守。

宁远是连接锦州和山海关的关键枢纽,也是挡在山海关前面的一道屏障。山海关在手,大清就能随时入关。

否则,过去二十几年都没攻破的山海关,好不容易到了手,难不成要拱手让人?

必须得派兵守着。

而且,兵少了还不行。

大顺海船的战斗力和运输能力,如此强大,万一他派去驻扎的人少了,又被人偷了后路怎么办?

谁知道这海船上,还会不会有更多的顺军?

此前来自锦州的消息,锦州一带,顺军大约有五万余人,同样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宁远才有锦州一半的兵力,就让他的汉军损失近五万人,如今八旗加上汉军,总共才剩下八万。

就算加上阿巴泰的五万人,十三万人攻打锦州,要是都像宁远城这么难啃,纵然打赢,我大清得死多少人。

这该死的石达开。

要是都是李过那样的,该多好。

一时间,他有些后悔带领主力回师,解决突入辽东的顺军大敌。

要是早知道石达开部顺军这么能打,还不如率领这十三万大军,趁着大败李过的东风,直接冲进关进,杀向京城。

山西、北直隶,顺军几乎一直是在接收降将,大明官军是个什么德行,他比顺军还要了解。

何况还有这么多年的收编经历在。

那要不要现在重新折返山海关,冲进关内?

不行,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若是就这样走了,顺军会以为大清怕了他们,一旦石达开在锦州站稳脚跟,又有海上便利,再宣扬一把大清畏惧他们的谣言,这辽东之地,就要乱了。

无论如何,死多少汉军,这锦州城必须得攻破。

哪怕拼得两败俱伤,也要扫灭石达开这股大敌。

他估算过,只要灭了锦州五万顺军,依照他们装备程度,起码在两年内,不可能再重新装备一支一模一样的十万大军出来。

有这两年功夫,以大清的实力,以及北方顺军的弱点,不愁进不了关。

听说李自成在京城开始骄奢**逸,甚至拷饷,闹得人心惶惶。

可惜,可惜。

多尔衮想什么,石达开并不会在意。

李自成在京城干什么,他也不会太在意。

随着新一批降臣文官的上位,朝廷中要求裁撤东南总督职位的声音,便越来越大。

真是奇了怪了,大明时候,五省总督、甚至七省总督,都没有人反对,现在仅仅一个东南总督,便不合适了?

之所以指向东南总督,是因为随着大顺进军顺利,李过的西线总督一职实际上名存实亡,他变成了朝廷潜在的“太子”。

山东早已成为了内地,刘芳亮的东线总督一职,实际上也不存在了。

就连袁宗第,也被派去了陕西,负责三边,若是在大明,反而更像三边总督,职权大大缩小。

李自成的老兄弟,有一半,跟随他北伐,现在都在京城快活。

至于地方,反倒是石达开负责的东南区域,格外亮眼。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于是,权力过大,便引起了朝廷大臣的弹劾。

就连这次海上进军,李自成也未尝没有让石达开动一动地方的心思。

石达开想报仇,也想低调一些,于是,与清军打得越是惨烈,便越能得到大顺皇帝陛下更多的信任。

除了第一军在广东,第二军在浙江,他调集了东南几乎所有兵力,摆出一副“不用你来削弱我,我自己削弱我自己”的架势。

除了这俩地方,东南还有石达开要惦记的么?

没有。

安徽太穷,江苏太扎眼,福建有郑家虎视眈眈,也不是是个人都能摆平的。

既然朝廷大臣那么能,那就让他们去呗。

只要手里有兵,上面有李自成的信任,我想要地盘还不容易。

若让他从浙江和广东选一个,那他选广东。

此时的广东,没有浙江富庶,但是离京城远啊,烂事儿还少。

其实辽东也不错。

石达开走上一处低矮的山丘,山丘上,隐蔽着三万亲卫军的炮位。

他们在锦州以东的原大凌河堡区域,围住了阿巴泰。

锦州邵英在西,亲卫军在东,将阿巴泰军围在了靠近大凌河的方圆十里范围内。

没有埋伏,列的是堂堂之阵。

很明显,阿巴泰也有大干一场、正面对决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在得了消息之后,依旧向前,踏入预定战场。

“这石达开,兵力与我军相当,有坚城不守,偏偏要打野战。这是看不起我么?”

阿巴泰一边有些莫名欣慰,一边还有些恼怒。

大清野战天下无敌,这是多少年、多少人命验证过的道理,上次输,只是因为石达开是坚守营寨,这次,顺军连营寨都未立下,这难道是想在野战中一举击溃我的大清么。

看不起谁?

阿巴泰撇撇嘴,部下已经展开,他决定先破东守西攻,发挥大清八旗铁骑优势,率先击破邵英,与摄政王多尔衮会师,然后再回军,击破石达开。

这顺军真是不知所谓,就连炮位都在大阵前面,呵。

“攻!”

大清红衣大炮率先打响,铁弹冲着邵英所部飞了过去。

邵英不为所动,下令火枪手全军向前。

巨大的横阵铺在平原上,随着唢呐声,一步步向前。

“止步!”

“火炮,放!”

清军铁骑一到射程,顺军火炮便打响了,铺天盖地的弹丸飞了过去,硝烟之下,不知多少鲜血。

只放了两轮,八旗的骑射便到了。

箭雨铺天盖地落下。

“放!”

砰砰砰的声音响成一片,仿佛暴雨打芭蕉,仿佛天上下冰雹。

人喊声,马嘶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枪声连绵不绝,几乎没有间歇,仿佛无穷无尽。

硝烟散去,巨大的坟场出现在两军阵前。

顺军火枪阵被捅破数个巨大的缺口,缺口里尽是马尸、人命。

哀嚎声此起彼伏。

邵英以堂堂之阵,破了阿巴泰的第一轮攻势。

阿巴泰瞠目结舌。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犀利的火枪阵,这是什么天赐的武器啊,是上天降下来惩罚我大清的么?

西面,石达开亲自率军,攻打阿巴泰的防线。

火炮更多,炮位更合理,居高临下,连绵不绝。

清军试图抢回山丘,废了大顺的火炮,奈何来的人太少,被防守部队,打的是落花流水。

亲卫军是石达开养了数年,太平营里,甚至是整个东南顺军里,最为精锐的存在。

饷银最高,待遇最优厚,有什么新式武器,首先装备的,便是亲卫军。

比如,此次参加战斗的十余门轮式野战青铜炮。

这是东南的工匠们,在石达开的指点下,仿制的,原型是太平天国时期,最为常见的拿破仑炮。

又方便,威力又大。

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装备。

“阿巴泰没什么长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