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的朋友们都回来了。

小少爷满脸欢喜。

走进去众位朝臣都向他行礼,“小少爷。”

都在努力讨论些什么。

老爹听得一脸认真。

右丞相其实中午去休息过的,剩下他们几个留了客房用饭。

商讨了一整天,也总算商量出了个一二三四。

对于各项,都定下了几条规章,就等着明日向赵云汇报。

只不过半数文武朝臣都同意的,赵云一般也没有什么意见了。

小少爷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发问,“父亲,你们这都是在说些什么?”

老丞相看他一眼,“说了你也不懂。”

小少爷撇撇嘴,“那儿去休息了。”

丞相摆摆手,“快去吧。”

丞相内心,“赶紧走,别在这里烦我了。”

丞相也困顿不已了。

看着夜色越来越深,丞相道,“今日就先到这里,明日下了早朝,你们再过来。”

众人不敢扰了丞相休息,纷纷告退。

丞相看着满书卷写的密密麻麻,内心激动。

这也是他真正为了唐国做出的起到作用的事了。

也在今日,唤醒了他几十年前,初入仕途的初心。

一夜安眠。

第二日一眼,赵云起来吃了几个五香蛋,吃的满嘴香气。

他愤愤的穿上厚重的朝服。

今日早朝结束,他就非得去慈宁宫讨个说法不可,如若一味忍让,他岂不是要整天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饭食?

还是有一天太后变本加厉,把厨房所有人都撤走,他真就该和小李子自力更生了。

看小李子,丝毫看不出是会做饭的。

赵云问他,“你会做饭么?”

小李子,“不会。”

他就知道。

他来了唐国,原先还会炒几个菜的技能莫名其妙丧失了。

依旧如昨日一般,众人积极上奏。

几十位大臣在右丞相府唾沫横飞商量了一整天,当然也不可能是做了无用功夫。

几个重大的问题都商量出了对策。

各部大臣纷纷奏报。

每个措施有走着无懈的作用。

赵云听完几个大臣的奏报,缓缓点点头,“丞相也可都没有异议?”

百官之首的右丞相,也缓缓点点头,“臣无异议。”

赵云稍微斟酌了一番。

然后说道,“好,这些条规,尽快颁布,而后下达各州府,再深入百姓。”

“是。”

有关人员立刻马不停蹄的,整理这些条规,然后再交由高官检查,一个字都不能有失误,再印刷出来,向下传达。

一场风雨云涌的改革,就这样在唐国拉开了大幕。

唐国政治经济停滞不前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几十年的沉疴,也绝对不可能一时半刻,即使已经制定出了几乎算的上是完美无缺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各朝各代任何时候,改革遇到的最强大的阻力,都会是贵族、地主。

他们是千万民众中的少数,但是却掌握着大多数的财富。

多半的改革,都是毁在这帮人手上。

如何说服这些贵族地主,成了重中之重。

小李子,“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无人再说话。

今天的早朝持续的时间并不及上一次,赵云风风火火赶去了慈宁宫。

赵云一进门就看见了正在修剪花草的太后。

一把精致小巧的银制剪刀在太后手里,一刀下去,几瓣花瓣落地,竟然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赵云定睛一看,果然,经过太后这几刀,这一盆花没有了方才开始时纷杂的感觉,显得更加美丽,更加清新脱俗。

太后转过身,看到赵云,没有丝毫改变,问,“皇上怎么过来了,有事?”

太后那云淡风轻,自装无辜的样子,让赵云心里一阵火气涌上心头。

赵云终于回过神来,他是来说事情的,不是来赏花的!

赵云向前走两步。

太后近在咫尺,赵云冷笑一声,“母后倒是在这里清闲啊,近日来母后真是愈发风姿绰约了。”

太后欣然接受,“皇上的嘴,也是愈发的甜了。”

她当然知道这小子下了早朝,连朝服都没有换下是做什么来了。

赵云接着说,“恐怕是母后在这慈宁宫吃的舒心啊。”

太后不说话。

赵云,“那太后可能否送几个厨子给朕,朕的御膳房里那几位手艺可都是差的很,分毫不及母后宫里的。”

太后没有异议,“自然可以。”

赵云对身后的小李子说,“你去挑几个。”

小李子一边退下,一边观察二位之间的电光火石。

太阳毒辣,太后把剪刀放在一旁被捧着托盘里,对赵云说,“外头天气热,不如皇上去殿内,也好喝喝茶解渴。”

“好。”

赵云跟在太后身后进去。

殿内准备哦冰块,一进去就有一股让人舒坦的凉意扑面而来。

赵云又一次恼了,他一国之君的寝宫都没这么舒服。

太后问道,“皇上一下了早朝就过来,所为何事?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所谓可是?

赵云内心,“你还好意思问所为何事?所为的就是你做的好事!”

赵云撇嘴笑笑,单刀直入,“那朕倒想问太后娘娘,究竟是朕又做了什么恶事,惹母后您不悦,让您这样折腾朕?”

赵云,“把朕的厨子都弄走,让朕吃那些闻起来都欲呕吐的饭菜,究竟是想干什么?”

恶事?

太后眉心,“皇上可真是会给哀家头上扣屎盆子。”

太后也不甘示弱,“哀家只是觉得,或许是皇上粗茶淡饭吃惯了,用不了这山珍海味,怕皇上您因此引得身体不适,故而为了皇上身子着想,把你宫里那几位厨子撤了。”

赵云,“……”

粗茶淡饭也是美味的好吧,那些人做的,能称之为菜?

那都是黑暗料理把。

赵云欲伸手召唤天雷,把眼前的女人劈倒。

赵云的心口起起伏伏,他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那朕如今又吃不惯了粗茶淡饭,请母后把朕的厨子还给朕。”

太后笑笑,“哀家自然不会贪图皇上那几个厨子,小李子这不都去挑了?”

说小李子,小李子到。

小李子走到赵云身边,“原来大德殿的厨子,都回去了。”

回去了就好。

赵云舒了口气。

“那我们也回去吧。”赵云说。

赵云没什么好脸色,向太后请辞,“朕就先回去了,大德殿还有不少奏折没看。”

太后也不说让赵云走。

赵云当然不好意思自己走了。

太后突然说,“那也请皇上日后莫在随意辜负他人的好意,于人于己都不算好。”

回去的路上,赵云一直在想这件事。

他的智商终于在线了。

太后的这番话,岂不就是自己证明了,她送去的菜没有毒。

那为什么太后突然想起,给他送些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