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男讲述的故事——

《第七个丸子》

“喂,今天既是周末,又是白色情人节,咱们不聚个餐吗?”下班之前,新闻部的小李提议道。

“白色情人节是什么意思?”年纪稍长的新闻部主任问道。

“就是‘返情人节’啦,如果在2月14日情人节收到礼物,则要在一个月后的3月14日回馈礼物。可以视作情人节的延续。”

“嗤,你们年轻人的玩意儿,我就不跟着凑热闹了。”主任嗤之以鼻。

“别呀,主任,你才四十多点儿,别以老头子自居好不好?多跟年轻人一起活动,会焕发青春哦。”

记者小成说:“可是白色情人节在中国并不流行呀,有必要过这种节吗?”

小李说:“嗨,不就是找个借口聚餐吗。要是中国真的很兴这个节,那不是每个人都找自己情人、小蜜去了?我又怎么会提议同事聚餐呢?”

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主任点着一根指头说:“你别把我也带进去啊,我可没有什么情人小蜜。”

“呦,主任,您这就有点不打自招的意思了。我又没说您,您干嘛急着声辩呀?”

主任抓起桌子上的一本书,作势要打。小李灵巧地躲开了,办公室嬉笑怒骂,欢声一片。

最后,大家响应了小李的提议,打算举行周末聚餐。老规矩,AA制。

“那咱们吃什么?中餐、火锅、烤肉还是日料?”

“吃火锅吧,咱们办公室不是有位‘火锅专家’吗?让他推荐一家,绝对靠谱。”小李说。

“对呀,”小成望向坐在她旁边的尹东,“尹老师,你对火锅最有研究了,你推荐一家好吃的火锅店吧。”

呵呵,我就知道你们最后会问到我头上来。尹东心中暗笑,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框。

这个办公室——乃至整家报社的人,都知道尹东是一个资深吃货,特别是对火锅颇有研究。他是报社负责新媒体运营这一块的,也就是撰写和编辑公众号上的文章。这个公众号主要的功能,是推荐本地的吃喝玩乐。而尹东写得最多的文,就是关于火锅的。这不奇怪,成都这座城市的餐饮,三分之一都是火锅。而尹东对火锅特别情有独钟,经常去各家新开的火锅店踩点,然后写推送类的文章。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火锅专家”,他也乐于接受这一称呼,当做是种褒奖。

现在,同事们让他推荐一家火锅店,他立刻想到了一家,说道:“上周我去成华区一家新开的火锅店打卡,觉得很不错。有好几道特色菜品,要不咱们去这家?”

“行啊,你推荐的,肯定靠谱呀!”小李说,“那咱们一共七个人,开我和老何的车就行了,你发个定位给我们。”

“等一下,我就不去了。”新闻编辑王珂说道,“我刚才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点事……”

“你是突然想起来,今天要去会哪个姑娘吧?我说王珂,你也别忒赶尽杀绝了。祸害多少妹子了?也给我们留两个呀!”

“去你的!”王珂推了小李一把,“我是真有事。我家亲戚今天从外地来了,我得回去陪一下,不然有点失礼。”

“唉,咱们办公室唯一的帅哥不去,真没劲。”小成感叹道。

王珂笑道:“这样,你们先吃。我回去陪亲戚吃会儿饭,如果时间还早的话,就过来找你们。”

“行,那你尽量来啊。”

于是就这么说定了。下班后,小李和老何分别开一辆车,载着几位同事,来到了尹东推荐的那家火锅店。这家店位于成华区一条繁华的美食街上,门面开间很大,门口有一棵百年老树,是整条街上最具标识性的事物。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棵百年老槐树枝繁叶茂,火锅店在树下摆了八张外摆的桌子。在树荫的庇护下吃火锅,好不惬意。这家店完美地诠释了成都“慢生活”的安逸闲适,自然生意火爆。他们到的时候才五点半,但店内店外,已经快要坐满了。小李眼疾手快,迅速占了大槐树下面最后一张桌子,说道:“咱们就在这树下吃吧,空气比室内好。”

大家都没意见,六个人一齐坐了下来。点菜的任务,自然落到了“火锅专家”身上。尹东拿起圆珠笔勾勾画画,很快就点好了菜,还点了一件啤酒。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香气四溢的锅底。大家看到,这锅底是鸳鸯锅,但区别于一般的红白锅,而是一锅红汤,一锅青绿色的汤。主任问道:“这是什么汤底?”

尹东说:“红汤就是一般的麻辣牛油;青色这个,是他们家独创的藤椒青椒锅。”

“藤椒味的锅底,好吃吗?”编辑小芹,一个90后女孩问道。

“得看烫什么菜。配合有几道菜品,简直是极品。”尹东说。

“行,反正我们跟着你吃就行了。有你在,省心!”小李说。

不一会儿,菜品端上来了。果然有几道他们之前没吃过的特色菜品,比如藤椒牛肉、山椒鱼片、灰豆腐果、藕夹肉等等,其余的就是火锅的传统菜品,毛肚黄喉什么的。

尹东说:“藤椒牛肉、山椒鱼片、灰豆腐果这三道菜,必须配合藤椒锅底才好吃,其他的菜随便,两种味道都可以尝尝。”

于是众人在他的指导下开始涮烫菜品,一番品尝之后,果然赞不绝口。特别是那个用藤椒油浸泡过的牛肉,再放到藤椒汤底中去煮,那椒麻酸爽的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但是,同事们没有注意到,竭力推荐这家的尹东,却是所有人中吃得最少的。并非他不爱吃,而是他刻意有所保留,等着迎接这家店最好吃的一道菜——手打牛肉丸。

在吃火锅方面,尹东是一个颇有小心思的人。当然,这种小心思是不能表露出来的,否则一定会被人耻笑。他刚才特意强调了藤椒牛肉、山椒鱼片和灰豆腐果,把这几道菜塑造成这家店的招牌菜,目的就是希望另外五位同事尽量多吃些,把肚子填饱。这样一来,那道极品牛肉丸端上来的时候,一定有人已经吃得半饱了,加上不识货,便会放弃吃牛肉丸。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多吃一颗。

因为这种牛肉丸子,他点了半打,也就是六个。按理说,恰好一人一个,但尹东希望的,显然是多吃一到两个。

几个丸子而已,有必要精打细算到这种程度吗?别说,还真有必要。原因有二:第一,这种牛肉丸子,只有点菜的人才知道,价格远超一般的丸子,售价高达30元一个。也就是说,半打丸子,就要180元。在成都火锅界来说,算是天价了;第二,这丸子是限量卖的,菜单上写得很清楚,仅限一人一个。如果吃了还想吃怎么办?明儿个请早,今天不能再点了。

当然这些事情,只有来这家吃过一次的尹东才知道。另外他还知道,手打牛肉丸比一般的菜,要上得慢些。所以他故意引导同事们吃另外几道“招牌菜”,巴不得他们两三下把肚子填饱,不给最后那道极品丸子留地儿。为了多吃两个丸子,也算是煞费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