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这么说?”
第一轮谈判不欢而散,双方的条件实在是悬殊太大。南京方面也知道了太平营不会久留的事情,内部扯皮更加严重。
不过,胡信使在结束的时候,说了一句“李自成可能死了”,让郑二阳寒毛直竖,连忙道石达开跟前汇报。
“是的,将军,他是这么说的,至于真假,那便不知道了。不过,此次攻势,是新任南京兵部组织的,刺杀的不只是我们,还有大顺主力。若是没有大的成果,想必……”
“你是想说,若是没有底气,想必庐州也不会打到现在?我之前也奇怪,这高斗光、黄得功未免过于执着了些,居然不顾小袁营的威胁,居然精锐尽出,与第一军打了个有来有往。”
石达开捏着下巴斟酌,他没有收到河南方面的提醒,这一个月,大战正酣,更没有相关的消息了。
但是,话说回来,官军反应也是奇怪,从池州、太平的官军战斗力来讲,很是拉垮,庐州却很强,一副不破城,不退军的架势。
张判的战况通报,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距离河南说近很近,说远也很远,中间不是隔着官军,便是隔着五营,上次得到消息,还是孙传庭攻破洛阳,李自成率大军回援。
不过,若是真有意封锁他的消息来源,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谍子都集中在长江两岸,大顺主力的动静,主要靠王胤昌。
他在外自由自在,巴不得大顺中央朝廷看不见他,怎么可能主动凑上去。
“等下次,你详细问问,若是有证据,条件可适当少些。若是王上真有变故,我们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石达开对郑二阳吩咐道。
他不信历史上的李自成会在这么顺利的情况下,遇刺身亡,但是万一呢……
若李自成死了,谁能继任?
历史上各大将领争吵不休,最后居然让草包李自敬继位,一直到李自敬、田见秀、刘宗敏头像被杀后,李过才接掌了剩余大军,期间损失惨重。
更何况,现在还有罗汝才在。
有些头疼。
郑二阳看见石达开扶着额头,小声说道:“将军对招安怎么看?”
凌厉的眼神扫过,郑二阳吃了一惊,退后一步,躬身到底。
“招安啊,我能活,你能活么?”
石达开徐徐说道,一字一句,透露着冷冽。
“将军恕罪!”
郑二阳被这一句吓到了,他真的只是想问问。
“只要当今陛下还在,依他的性子,给你承诺的人,能保住你性命么?”
石达开接着一句,招安不是不行,但不能是这个时候,也不能首先从郑二阳这个投降的前任巡抚口中说出来。
郑二阳连连告罪。
“允诺你什么好处?”石达开口气渐渐缓和下来,沉声问道。
“南京说,允诺将军提督安庆军务,允诺我巡抚一职。”
“你信么?”
“啊?”
“我问你信么?”
“我是为了将军好啊!”
“不,你不懂。这次暂且记下,下次动动脑子,就算是大顺倒了,只要我不倒,他们能奈我何?”
霸气由内而外,石达开说得张扬,郑二阳听得仔细。
“将军,下官知错。”
“好好做事!”
郑二阳走后,石达开有些心神不宁,南京此次反应确实反常。
“传令,让邵英、金声桓加快进度!”
传令兵接令而去。
胡信使很快返回,带来新的条件,太平营可以驻扎池州府,双方罢战,但池州必须打官军大旗,不能有大顺旗帜,贸易可以恢复,但要求太平营立即停止进攻。
“不赔偿白银粮食布匹?赔偿战船,也是可以啊!一条中型战船抵一千两,一条大型战船抵三千两,给我凑足两百条,别的赔偿就不要了。”
郑二阳知道此时太平营最缺战船,换了条件。
“进攻可以停止,最新消息,宁国、徽州已破,胡兄,你自己看着办?”
胡信使没想到会这么快,他从南京离开的时候,得到的消息还是正在坚守,请求援兵,他才到太平,消息变成了噩耗。
“郑兄,李自成已死,何必这么执着?”
“胡兄慎言,若有证据,此话可说,若无证据,还是小心脑袋。”郑二阳发出警告。
“郑兄不信?执行刺杀任务的人,叫秀娘,以前是福王世子身边的体己人,世子死后,她因为美貌,进了周王府,服侍李自成,一心复仇,终于得手。”
胡信使知道郑二阳不信,转手就扔出证据,说得有名有姓,郑二阳分辨不出。
“他提到了秀娘?”
石达开这回也拿不准了,秀娘他熟悉得很,只是这女子除了美貌,看上去柔柔弱弱,怎么可能刺杀李自成成功?
秀娘在周王府的事情,他知道,也听王胤昌说过,只是当时并不在内院。
他有些闹心。
“告诉姓胡的,十天内,将船送过来,要完好无损,若是没有,就不谈了,再闹一闹常州、苏州,也不是不行。”
石达开有心尽快结束长江以南的战事,但也知道,不能表现出来着急。
“是,将军!”
北面庐州战事依旧焦灼,明军长江水师与壮大的江防水师摩擦数次,输多胜少,只能在夜间将缴获悄悄送过江,去往安庆。
宁国府、徽州府同样在拆城,大批缴获源源不断,流入池州。
第二军一分为二,调派一旅亲卫军为大军骨干,新建第三军,金声桓如愿成为军帅,攻势更加凌厉,北破绩溪,南破婺源。
邵英荣升总制,从宁国继续东进,攻破广德州,有攻向常州之势。
胡信使往返数次,在官军偷袭太平府外石达开亲卫军失败后,最终达成协议,太平营退出常州、广德、宁国、太平,保留池州、徽州,但打官军旗帜。
赔偿的三百条船到位,双方互不进攻,贸易如故。
石达开很爽快地允准了和议,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兵锋所到之处,太平营的政策、告示也已传遍,里子都得了,面子有什么所谓,挂官军旗帜这样掩耳盗铃的事情,给了就给了。
邵英第二军移防池州、徽州,金声桓第三军回防湖口、彭泽,第一军一分为二,以一旅亲军为骨干,新建第四军,原师帅朱勇升为为军帅、范宁为副,驻扎庐州,就地补充兵员。
“此战,功勋卓著,当升总制!”
石达开亲自为第一军庐州守城战庆功,张判荣升总制,第一军移防安庆休整,战事落幕。
江防水师终于成了真正的水师,大小船只千余,实力大增。
一场大战下来,有功者得赏。
除了官军,大家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