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爷,是空城,奴才亲自率人穿过金州城,一直到要隘南关城墙,中左所,沿途均无人烟,也未见传言中的大船,奴才确认,金州境内,已无顺军,还请王爷示下。”

巴牙喇的回应,斩钉截铁。

阿巴泰盯着挂在墙上的辽东地图,手指从金州、复州、盖州一一掠过,思索这股跨海而来的顺军,可能的进攻方向。

从三州的情况来看,这股顺军的人数可能并不多,至少不会比他的五万人马多。

要不然,也不会轻易放弃三州之地,退回金州,还杀了他那么多的哨探。

但是,大海上飘忽不定,敌踪难觅,这股顺军总要图些什么吧。

他们图什么呢?

阿巴泰情不自禁想起几年前石达开攻击他的情报。

那个疯子,几乎不顾后路,穿过了明军防线,大摇大摆非要和他打了几场。

说是胆大包天,那是轻的。

按他的话说,那就是个疯子。

他在山东,关安庆什么事儿啊,石达开居然特意来打他。

若是这样的话,那石达开撤离金州,便不同寻常了。

阿巴泰似乎想到了什么,传令大军不再赶往金州,就地驻扎。他选的这个营地,距离海边很远,还在一处绵延的山丘后面,进可攻,退可守。

紧接着,他再次传令加强盖州方向的巡视,要求发现异常,立刻回报。

一天过去,没有异常。

两天过去,金州都清理差不多了,也没发现埋伏。

一周过去,阿巴泰急的跳脚,手指在地图上鸭绿江边的镇江、大凌河边的锦州反复移动,还是未能准确判断石达开的方向。

盖州无异常,辽阳无异常、沈阳无异常。

他已经派人给沈阳、给多尔衮送信,要求加强后路戒备,严防顺军从海路突袭。

原因无他,石达开太疯了。

十天后,一个石破天惊天惊的消息传来,锦州失守。

顺军攻陷了锦州城,连同原先的大凌河、松山、杏山等堡垒。

阿巴泰跪倒在地,还是被这家伙给骗了呀。

他追悔莫及。

五天前,天空只有残月。

石达开站在甲板上,看着手下的亲卫军坐着小船,几乎兵不血刃,登上海滩,建立起牢固的防线。

海岸线太长,想找一个清军放手不严密的海滩登陆,并不困难。

这还得感谢多尔衮。

自从几年前清军攻陷锦州、宁远,洪承畴大败,明军放弃关外,锦州等地成了后方,为了防止被叛军利用,无论是曾经的杏山堡、松山堡,还是大大小小的原明军卫所堡垒,统统被拆除,只余锦州,宁远等大城。

曾经的明军水师驻地觉华岛,更是无人防守。

顺军轻而易举,就兵分三路,占据锦州外围要地,围住锦州。

石达开之所以退到金州,之所以等了这么多天,就是为了将后续的东南顺军拉上船,运送至战场。

敌人以为我只有三万,其实,我现在已经有了十数万人。

曾纵横东南的大顺第三军至第十一军,加上石达开亲卫军三万,光是火炮就有上千门。

除了他亲自率军登陆围困锦州,还同时登陆宁远卫,试图关上东北大门,将多尔衮主力与辽东清军联系,一举切断。

炮火隆隆,锦州城已经不是祖大寿时期的锦州城,多年未闻炮火,如今只是多尔衮进攻山海关的后勤辎重所在地,兵马并不算多,只有一万余人。

面对上千门火炮,十万人的攻击,锦州城只支撑了三天,便破了城池。

最擅长守城的邵英,被任命为锦州守将,统领四个军五万人,加强锦州防线。

宁远城小,破城更早,黄得功受命,率两个军防守,为锦州门户,直面山海关清军。

两城原有百姓被迁移一空。

海船黑压压的横在海面,仿佛海上巨城。

石达开再次率领亲卫军,消失在海上。

此次锦州登陆,几乎动员了石达开手中所有的海船,光是雇佣商船费用,就高达上百万两白银。

但是,他觉得,很值得。

他很期待,多尔衮、阿巴泰听到这个消息的表情。

甚至,是刚刚投靠满清,打了李过一个措手不及的吴三桂,到底是个什么表情。

阿巴泰跪了。

多尔衮听到锦州失守的消息,暴怒,就连刚刚在一片石之战中,击溃李过十万大顺军的喜悦心情,都瞬间消失。

比他更难堪的,是吴三桂。

数日前,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在洪承畴的**下,亲自到清军营地面见多尔衮,要求归附大清,击败洋洋得意的大顺,入关为崇祯皇帝报仇。

一切如他所愿。

李过十万顺军正在和吴三桂激战只是,六万清军八旗插入战场,直奔李过帅旗,李过中军只是坚持了一个时辰,便被击溃,落荒而逃。

大胜之余,他正在畅想乘胜追击,为老爹、媳妇报仇,甚至和多尔衮的进京计划都商量好了,结果,被锦州的变局,彻底打乱。

后路有十万顺军据城坚守,海上还有数量不详的顺军四处游**,如此情况,摄政王怎么可能还会执行原有的进京计划?

但若是不进兵,等李过、李自成反应过来,又将会是持久战。

真是愁人。

“废物,阿巴泰简直是个废物!连个偏师都做不好,几年前的失败,将他变成废物了么?”

多尔衮砸烂了他掌内的一切,良久才在一片狼籍中平静下来。

“岳托,你来守山海关!洪承畴,你继续联络愿意投降我大清的将领!吴三桂,你带关宁军,同我一起,进兵宁远、锦州,与阿巴泰会师,决战!”

“是,王爷!”

一声声命令下去,多尔衮丝毫不给吴三桂反悔的机会,利利索索得将他的关宁军拆分、裹挟进大清主力中,合并成十五万人的大队,撤离山海关。

阿巴泰不敢怠慢,在留下守军之后,率军直奔锦州。

要是误了会师的日子,多尔衮真会斩了他。

只是,他心头依旧不落定。

原本他估计,顺军偏师不会超过五万人,如今,光是锦州、宁远消息,顺军守军加起来,就有近九万人,会不会还有更多的顺军?

大清从来没经历过如此庞大的登陆作战。

以往闹的最激烈的东江镇毛文龙,充其量也就万余人上岸,石达开能运来这么多人,会不会运来更多的人?

石达开的将旗在锦州,那他本人究竟在不在锦州?

如果在,他能答应大清八旗的信心底气从哪里来?

如果不在,那么他又在那里?

一系列的谜团,萦绕阿巴泰脑海,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大军无边无沿,仿佛两条巨龙,汇聚锦州、宁远。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