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什么时候回来?”

王妃采薇见到施福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石达开的安排。虽然南下之时,已经有了计划,但是皇帝陛下比想象中的着急。

“回王妃,百废俱兴,估计得等这一批家眷到了,安排好之后,殿下才可能有时间回来。不过,殿下未曾和臣说明,臣也不知。”

施福确实不知道,但是按照他的猜想,即使最快,也得三个月后了。

广东的局势确实还是紧张。

最主要是因为本月初,关外清军再次绕过山海关防线,突破了喜峰口。虽然顺军增援及时赶到,与清军大战一场,逼退了鳌拜。

但是,李过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想要广东,是因为广东有大顺最大的军械制造厂,那是石达开掌握的,就在佛山。

除此之外,他还想要继续调动部分太平军北上,充当骨干,培训中央新军。

他实在是惹不了对战清军时候的那份战斗力差距,在中央挑人,仿照太平军模式,建立全火器化的新军。

阻力重重,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向石达开购买军械,虽然价格低,但是还是得要钱。

他的想法很简单,收回来,不就不用那么多钱了?

所以,才有了更多的动作。

最大的成果,是第二军军帅、曹猛,他觉得自己功成名就,富贵荣华全都有,不愿意再下那样,到千里之外奔波创业。

李过秘密派人承诺他,新的两广总督职位,只要能留下最多的人。

邵英知道后,有些愤怒,写信派船前往吕宋通报情况。

第一批迁移家眷十万人已经启程,这次使用了郡王府几乎能征用到的全部船只,甚至还派人到郑家求助。

五十万人,至少得要一年。

“曹兄,真要背叛郡王么?这一路走来,没有郡王支持,曹兄能有今日?”

这一日,邵英请了曹猛吃饭。

“邵兄,殿下都不介意麾下自己选择出路,愿意留下的都全凭自愿,我没有那份雄心,反正都是大顺,殿下会理解我的。”

许久不见,曹猛真是变了样子,变得大腹便便,眼睛里也没有了当初的光。

邵英苦劝,曹猛就是不听。

其实他说的有一部分没错,殿下确实允许麾下自由选择,甚至对他们这些高级将领,更是如此,毕竟都已经在大顺封侯、封伯了,再让他们跨海到南面去打拼,他们不愿意,很正常。

人各有志,不是么。

只是,在之前的沟通和安排中,纵然有师帅、甚至副军帅一级的将领提出留下,殿下没有为难,但是这些都是主动、私下和殿下商讨过的,请示过之后,才最终确认。

曹猛可不是,他在之前一直是南下派,现在突然改了主意,不经请示和沟通,直接撇开殿下,接受皇帝的意思,要留下,甚至还要挖走第二军,这是最大的问题。

这在邵英看来,说严重一些,就是“反了”。

但曹猛觉得不是。

话不投机,曹猛甚至反过来劝邵英也留下。

“殿下南下带走了补充后的亲卫军三个军四万人,这些都是挑好的,我们手里的第一军和第二军,都是挑剩下的。只要对南下有犹豫,几乎都划拨给了我们,既然这样,何必非要南下呢?亲卫军走了,在大顺,我们就是最强的。”

曹猛说道,他觉得自己的逻辑没问题。

石达开要南下,第一批既是亲信,也是南下的主力。

他觉得,第二军是他的,却被殿下横插一刀,要走了不少人去亲卫军,第二军不是他熟悉的第二军了。

要是南下,不懂海战,他还不如留在大顺。

邵英有些无语,对南下犹豫不是很正常么,他当初也犹豫过,再说,曹猛说得也不全对,南下的四万亲卫军,甚至包括海军,将来若是觉得吕宋不行,也是可以回来的。

只要,理由正当,经过了石达开的批准。

他这次从韶关带到广州的第一军,也有一部分做了决定,坚持要南下、拼一把。

无他,吕宋百废待兴,南洋除了洋人每一个能打的,郡王总不会害他们。

他们看得清楚,皇帝对待石达开这么急切,万一殿下一走,政策就变了,他们没有大腿,未必能过得好。

就算升了职,投入北方和清军拉锯的战场,也会是百战余伤。

何不南下呢?

至少,打起来胜算也多。

可曹猛就是看不透,或者说,他看透了,但是认为朝廷离不开它,不会欺骗他。

或者他认为,郡王府即使迁到吕宋,和广东、东南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这些将来会需要他的帮助和关照。

他是两广总督嘛,内定的。

临近春节的时候,石达开回到了广州。

天京经过大半年的调整、终于恢复了军港、民港、码头、船厂、火炮厂、火枪厂等设置,再接手西班牙人留下的公司之后,天京新城一天一个样子。

第一批家眷已经到了地方,地也分好了。

太平亲卫军,正在四处出击,剿灭骚扰的土著,扩大太平天国的统治范围,向吕宋岛南北两端挺进,探路。

将诸事安排好,他才有时间回广州过年。

邵英的传信,他自然是收到了。

他甚至都没搭理曹猛的觐见,直接上奏,声称听闻满清嚣张,试图入关,郡王府愿尽绵薄之力,提议故技重施,调曹猛至辽东金州、盖州,重新恢复前明东江镇,划归山东管辖。

他理解曹猛的选择,但是对不和他商量,十分恼火。

往日情分是情分,来去自由是自由,但是想做两江总督,没门。

他知道李过会同意的。

皇帝陛下拉拢曹猛,最直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他也去辽东填坑吗。

果然,奏报刚上去半个月,便有了旨意。

曹猛晋升为侯爵,调往刚刚恢复的东江镇,随着他一起调动的,还有长江水师提督施福。

施福因为石达开的表功,以及对辽东战事的重要性,也被封了侯爵。

“多谢殿下,若非殿下提携,臣哪里有今日?”

施福一大早便前往王府表达忠心和谢意,同时表达战船调走的歉意。

石达开亲自题字“海上猛虎”赠予施福,笑道:

“该你的,就会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