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外的犯罪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思维模式以及后天的行为方式,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家庭环境失衡而导致的犯罪,从来都不只是个人以及家庭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1979年,艾瑞克·波雷尔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瓦尔省。艾瑞克的双亲都是军人,父亲常驻海外,母亲则在军队内任文职。因为聚少离多,异地婚姻难以维系,所以在艾瑞克出生后不久,这对夫妻选择结束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由于双方都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所以将小艾瑞克寄养在了利摩日的奶奶家。

虽然父母很少来看他,但小艾瑞克并不在意,因为奶奶对这个小孙子十分疼爱,总是要什么就给什么,而且奶奶家附近的小伙伴们也十分友好。可以说,五岁之前的小艾瑞克简直就像生活在蜜罐子里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即使缺少双亲的关怀,相信艾瑞克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男孩。

但天不遂人愿,1984年,艾瑞克的母亲找到了新的伴侣,组成了新的家庭,有了照顾孩子的能力。于是5岁的艾瑞克便被送去了母亲身边,和母亲、继父以及两个继兄弟一起生活。

这彻底改变了艾瑞克的人生。母亲虽然表面上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可在家中却是一位十足的“暴君”。母子俩许久没有生活在一起,母亲总是不满艾瑞克在奶奶家养成的一些习惯,想要将他改造成自己脑海中的“理想模样”。但艾瑞克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并不愿受母亲的操控,母子两人的关系很快恶化,争吵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母亲甚至会虐待他,并称呼他为“罪恶之子”。

在一些报道中,艾瑞克的继父在这场“战争”中坚定的站在了妻子这方,也会时不时同艾瑞克发生争吵,甚至是殴打他。但据继父在枪击案中幸存的两个孩子说,父亲和艾瑞克的关系其实很融洽,还常常为艾瑞克带回家的各种小动物造窝。

可不论哪一方说得才是事实,艾瑞克对这个家的感情真的非常淡薄。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八岁时,艾瑞克在一次玩耍时摔断了手臂,如果换做其他同龄人,一定早就哭着去找父母了,可艾瑞克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躲在了后院的鸡窝里,独自忍受着疼痛,直到附近的邻居发现,才将他送到了医院治疗。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艾瑞克成长为了一名沉默寡言的男孩。进入青春期之后,他表现出了对军队的迷恋,并常常和他人吹嘘自己的父亲在印度支那战争(发生于二战后,是中南半岛上越南、老挝、柬埔寨进行一系列抗击英法侵略者的局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当然,这些事迹全部都是他虚构的。除此之外,艾瑞克还对枪支十分迷恋。邻居们经常能看到这个年轻的男孩在院子里用气枪射击麻雀,随着长期的练习,艾瑞克练出了一手几乎是指哪打哪的好枪法。

中学毕业之后,艾瑞克如愿进了当地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学习电动机械。起初,他勤学好问,成绩也十分不错,很得老师们的欢心,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安静、守规矩”的好学生。但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年,艾瑞克却突然性情大变,他开始频繁的逃课,脾气也越来越暴戾,总是一言不合就动手,身上永远挂着伤。

1995年9月16日,艾瑞克跟一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说,自己在那个家里一分钟都呆不下去了,他想像父亲和爷爷一样去参军,但是说着说着,他却突然崩溃了,转而开始抱怨生活,表示自己根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打算自杀。但说到自杀的时候,艾瑞克的语气又变了,他得意的说,就算是自杀,自己也要先杀几个人给自己陪葬。朋友以为他只是压力太大,安慰了几句,那时谁都没想到,这个少年看似疯癫的发言,全部都是在他心中已经想好的计划。

1995年9月23日,下午6点,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开始了。当时艾瑞克准备离家出走,被继父制止,两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往常这样的争吵会以艾瑞克摔门而去结束,但这次他并没有离开“战场”,而是返回了楼上的房间,拿出了平常自己使用的安舒兹运动步枪,这把枪的口径为0.22毫米,一般被用于射击比赛或狩猎。拿到凶器的艾瑞克稳步走下楼梯,迅速装弹上膛,对着位于厨房的继父连开了四枪,之后又顺手抄起了一把锤子,猛击继父的头部直至其死亡。

在杀掉第一个受害者之后,艾瑞克又来到了客厅,将魔爪伸向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艾瑞克先是一枪打中了弟弟的身体,之后用锤子结果了他的性命。在动手时,艾瑞克冷静得不像是一个人类,手法也极尽残忍。

在杀死两名家人后,艾瑞克没有选择逃跑,反而是清理起了作案现场。他将继父和弟弟的尸体拖到客厅中央,然后又开始一点一点地擦拭地板上的血迹。做完这一切之后,这个应了母亲的诅咒,真正变成“罪恶之子”的年轻人,轻轻坐在了沙发上,手里紧紧抱着那把步枪,开始耐心地等待母亲归来。

晚上八点,去教堂参加活动的母亲推开了房子的大门。没想到,大门打开后,迎接她的不是一顿热乎的晚餐,而是一颗冰冷的子弹。早就准备好弑母的艾瑞克用这颗子弹结束了母亲的生命,客厅中冰冷的尸体又多了一具。

看着地上排放整齐的家人,艾瑞克轻蔑地笑了一声,然后就开始清理房子。他又清理了一遍地板,然后从楼上的卧室里拿出了一套崭新的床单,把地上的三具尸体盖住。做完这一切,艾瑞克将全家的百叶窗都合上了并开始收拾行囊,他准备了足够的食物、现金、雨衣、一份利摩日的地图、一把能射击橡皮子弹的手枪,又把自己的所有口袋装满弹药,就离开了案发现场。

大约在第二天的凌晨1点,艾瑞克的继兄回到了家,此人在安缇比斯读书,只在周末回家探望父母。在发现家人全部遇害后,他惊恐地报了警。离谱的是,他自己被当地警方错认为是嫌疑人,在经过了一番审问排除嫌疑之后,警方才发现,原本应该在家的艾瑞克不见了。

画面回到艾瑞克这边,在清理案发现场并做好准备后,他开着母亲的福特汽车上了路。可还没开出多远,他就因为车技不佳而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出了车祸以后,车子再难起步,于是艾瑞克便只能背上书包,弃车开始徒步,走向了四公里外的屈埃尔县。

9月24日早上7点左右,走了一个晚上的艾瑞克终于到达了他逃亡的目的地。他先去了朋友克里斯的家中,两个年轻的男孩站在后院里聊了一会儿天,之后,艾瑞克提出想从克里斯那里得到一些支持,但得知了这一切的好友拒绝了他。艾瑞克沉默了一会,之后迅速举枪,对着转身离开的好友就是一枪。子弹命中的位置相当刁钻,很快,克里斯就因流血过多而死。

当克里斯的母亲听到枪声赶过来时,同样难逃厄运,被一枪打死。随后,艾瑞克便带着枪离开了朋友家。因为那时正是允许狩猎的季节,街上时不时就会有拿着枪的人走过,所以这个年轻男孩的持枪行为和这两声枪响,完全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因为走了很远的路,此时的艾瑞克已经开始感觉到疲惫,他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盯着手上的电子手表,当时间走到7点30分的时候,艾瑞克就像被按下了什么开关一样,直勾勾地站了起来,此刻在他附近的人们还不知道,死神已经将镰刀举到了他们的脖子前。

艾瑞克先是对着一个打开的窗户射出了第一枪,将站在窗前呼吸新鲜空气的珍妮特射杀,然后又对着出门倒垃圾的迪妮丝进行了精准射击。两次得手之后的艾瑞克情绪高涨,又接连射死了路边散步的一个老妇人和出门上班的一对兄弟。这之后,理智全无的艾瑞克开始无差别攻击,先后射死了买报纸的面包店店主、咖啡厅的店员、遛狗的年轻女人以及路边正在取钱的商人等共15人。这个男孩就像一个勾魂使者一样,只要被他看见,就难逃一死。

据现场的目击者表示,这个少年在开枪杀人时一直保持着冷静,他会非常认真地瞄准,往往第一枪就会命中受害者的头部,如果这枪没打中,艾瑞克会马上补一枪。上午8点,当地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将16岁的少年艾瑞克·波雷尔包围在了院墙旁的一棵柏树下。在确定自己没有逃离的希望之后,艾瑞克将枪口调转,瞄准自己的头部,毫不犹豫地扣响了扳机。这个“罪恶之子”,真的如自己所说,在自杀前进行了一场屠杀。

虽然凶手已死,但是这起案件的起因困惑着所有法国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少年决定犯下这样一起前无古人的随机杀人案?

事后警方对艾瑞克的房间进行了搜查,发现其中有着不少纳粹的徽章和宣传法西斯思想的书籍,墙面上还贴着一些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希特勒头像。房间门上画着纳粹的钩十字标志,书架上则几乎全部都是讲述二战的书籍,看得出来,这个男孩对战争、对纳粹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狂热。值得一提的是,在1989年,法国就曾发生过一起连续杀害14人的特大杀人案,只过了6年,就又发生了艾瑞克这起案件,一时间社会舆论对此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