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述性观察法练习
作业(一) 活动室环境——静态环境观察
对幼儿园一个班的活动室进行观察。观察5~10分钟。详细描述活动室结构、场地、家具放置、墙壁布置、游戏活动区域设施及玩具材料提供情况。对所观察活动室环境及其教育因素是否适合该年龄幼儿、是否有利于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实用性如何等作出初步分析判断。
可以选择两个活动室作比较性观察。
记录格式
作业(二) 活动室环境——动态环境观察(活动室环境及其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观察情景、场合
在室内自由游戏时间观察。观察幼儿集体——有大部分幼儿在场的情形下的环境与游戏。
观察时间
30~45分钟。
过程与步骤
1.观察描述活动室环境。不仅注意静态环境,而且注意动态的环境。活动室结构、场地面积、家具放置、墙面布置(内容及位置高低等);注意是否设有游戏角,有哪些;玩具材料的提供(种类与数量)。注意场地空间、环境设备的利用及活动材料、玩具等的使用情况(如是否便于活动,可否随意取放、选择等)。
2.描述幼儿在此环境中的行为:幼儿如何利用周围环境及设备材料?如何游戏?注意环境对幼儿行为或游戏的影响。
(1)注意全班幼儿的一般活动或行为状况。
(2)观察描述幼儿行为的典型事例(可预先随机确定5~10名幼儿作为重点注意对象)。
(3)观察记录需提供有关必要信息:观察班级、幼儿年龄、在场幼儿人数、观察场合与时间(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等。
3.对观察所得事实材料作出分析、判断:环境是否对幼儿行为产生影响?如何影响?
4.对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提出改进建议。
(注:对环境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广义活动室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还包括人际心理环境。可以进一步对室内自由游戏时教师如何影响幼儿的行为及游戏进行观察。例如,教师如何提要求、介绍材料、建议玩法,教师如何创设可供活动的条件,幼儿游戏中教师如何引导其与周围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等。)
作业要求
1.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根据你对叙述性观察方法的实际运用,以你的切身体会评价它的特点。
3.对如何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设想。
作业(三) 幼儿生活能力与生活常规教育的观察
观察指导
观察一个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从幼儿入园至午睡,或从下午起床至离园作观察。侧重观察生活环节,如清洁、饮食、睡眠、活动等,注意班级教师对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与生活能力的培养。注意观察了解:
1.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包括洗手、如厕、饮水、进餐等能否自理,入睡、起床时穿脱衣服、系扣、整理衣物床铺的情况。详细描述:
(1)方法是否正确?
(2)动作是否熟练灵巧?
(3)是否形成良好习惯,各项事务均能按要求做,并基本形成动力定型?
(4)独立自主性,是否主动做事,无须督促、帮助?有无依赖成人情况?例如,幼儿喝水时能否自己取杯接水,水量足够,安静喝水,不泼洒,喝完将杯放回原处?……
2.幼儿能否遵守生活规则?
3.生活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情况,如是否助人等。
在对幼儿进行观察的同时,注意观察教师是如何利用生活环节培养幼儿能力的。观察描述教师如何给予具体指导;能否及时提要求,并注意督促检查;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无计划及较明确的目的意识;如何进行随机教育,以及对个别幼儿的特殊帮助指导等。
在详尽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指导和该班生活常规的建立与该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发展之关系做出分析、判断。
作业要求
1.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对叙述性观察方法的特点加以评价。
3.关于如何做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作业(四)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
观察指导
选择一个年龄班,观察室内自选自由游戏,半小时到一小时。
1.注意教师对游戏开展的准备工作。例如,有无游戏计划?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如何安排利用活动场地?提供玩具材料的情况怎样?有无进行知识经验的准备?能否按时开展游戏和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2.详细观察记录游戏的整个过程。
(1)游戏的开始:注意教师怎样启发主题,有无介绍材料玩法,如何激发游戏兴趣,有无提出行为要求或交代任务等。
(2)游戏的进程:游戏中教师采取的直接与间接指导方式,如参与游戏,启发幼儿知识经验,提问、建议、示范、教、提供范例,如何及时提供适宜材料等引导游戏深入……注意教师的引导是否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实际游戏水平,能否激发幼儿的新需要,能否在照顾到全体幼儿的同时兼顾个别需要。
关注在游戏过程中,整个环境的心理气氛如何,幼儿情绪表现及积极能动性的发挥;幼儿从事游戏活动的种类、持续时间,操作使用玩具材料的情况,游戏常规如何;游戏中幼儿的相互交往如何,有无行为问题,是否发生争执或冲突,性质如何,怎样解决;游戏水平如何等。
(3)游戏的结束:关注游戏如何结束,游戏结束时教师有无引导幼儿对游戏作出评价。
分析与判断
教师的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对幼儿游戏的影响。认真分析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此基础上,就关于教师对幼儿游戏是否有影响及如何影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建议
增加观察次数,可以选择相同或不同场合、相同或不同年龄及班次进行观察,从而加以比较、判断,进一步证实你的观点。
作业要求
1.在观察分析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2.根据对叙述性观察法的实际运用,对其特点作出评价。
3.提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业(五) 幼儿结构游戏观察
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的结构游戏,侧重观察幼儿使用积木材料的情况。观察每个幼儿玩积木10分钟。注意全部有关动作的细节,客观、详尽地进行描述性记录。利用以下记录表格记述与各发展领域有关的学习行为,进而判定该幼儿搭积木的水平。选择同年龄幼儿6~10名,观察每个幼儿玩积木的情况,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汇总分析,对该年龄幼儿积木游戏总体水平作判断。
作业要求
略。
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