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研究的前提条件

进行资料研究,研究者必须首先切实掌握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资料文献的收集与研究能够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先进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中不论是题目的选择、方法的设计、材料的搜集处理还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始终与理论密切联系,理论发挥着决定性、渗透性的作用。否则,不仅研究很难深入,而且难免发生种种错误,甚至使研究工作寸步难行。选用历史法和进行文献资料工作一定要打好理论的基础。

在研究一个具体课题或问题时,研究者还需要在广博的科学基础上,对这一问题直接涉及的基本知识作进一步的钻研、推敲和探讨。要将有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搞清楚、搞透彻,同时,还需要掌握课题所牵涉的一切科学知识。

研究者只有具备充分的基础修养,才能顺利地研究具体资料、敏锐地洞察问题。研究者要通过系统地读书来掌握基本知识,做好理论准备。刚刚开始搞科研的人,可以选择比较完善的读本(如教科书),来攻克基本知识这一关。

(二)资料的研究与运用应着眼于比较与借鉴

1.分析资料要注意定性的方面与定量的方面

在定性方面,要搞清概念,搞清楚关键词或一些专业术语的含义、用法,其用法在以往和现今是否有所区别,如此,才能做到准确定性。此外,研究者还应努力从文字资料中挖掘数量化的因素,要注意数据资料处理的统计学意义,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2.以资料和事实为主

研究者应注意将资料所提供的信息放在相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的大系统中加以研究,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阐明观点。

3.全面地分析和研究问题

研究者要在全面收集并鉴别资料的基础上,注意对例外资料和相反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全面地进行分析研究,辩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提出观点并撰写论文或文献综述

研究者要在对文字资料和事实进行汇总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观点,推导出科学的结论,撰写论文或文献研究综述。

1.研究综述的写法

研究综述或称文献综述。研究者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中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个问题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叙述与评论,即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述评的简称。

文献综述要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学科专业或研究专题在某一时间阶段的发展历史、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撰写文献综述,应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研究,系统地加以总结,同时结合本地区当前实际与需要提出见解,从而能够为当前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提供启示和服务。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整理,研究者主要可通过逻辑论证、比较与评价的方法,理清资料的脉络及内在的逻辑关系。

应当注意,文献综述并不是对过去科研成果加以简单堆砌的资料辑录,也不是简单地对某一阶段的科研进展或动态作介绍。

2.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是注意全面搜集有关资料(包括事实材料与数据等),应注意资料与数据真实可靠。

二是注重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要言之有据,以客观材料为基础,作出评论。

三是综述要具有针对性,文献研究要为当前实际服务。研究者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研究实际与需要,进行资料分析与综述,从而使之能够为当前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启示,如“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调查与评价”“近年来我国幼儿游戏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