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调查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教育科研方法

一、调查法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调查法

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法是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与教训,弄清存在的问题。从对调查到的大量事实的研究分析,概括出有关教育现状的规律以及教育现象之间的联系。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预见教育发展的趋向。广义的调查包括直接观察在内的在自然状态下研究有关教育现状的途径或手段。

调查法适用于研究现实的教育问题,与其他方法相比,调查法更适用于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性质、倾向,和用于研究人们对教育的态度等问题。

(二)调查法的特点

这里我们从调查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谈谈它的特点:

首先,调查法侧重于研究当前的教育现象,它与历史法不同,后者是以研究过去的教育历史事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其次,调查法是以间接的方式,研究当前的教育事实。它与观察法有别,后者是依靠感官直接感知现实。例如,研究者在研究现场,直接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的外部反应等,并及时做观察记录;调查法则不一定通过直接感知,也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去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材料。例如,学生的思想活动及兴趣爱好、家长对园所教育工作的意见、教师的教养态度等,有关这些方面的情况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是不容易了解到的。

再次,调查法所收集的是自然状态下反映出来的教育实际情况的材料,即在自然进程中搜集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操纵。它不同于实验法,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一定的人为控制,然后观察记录其变化。

调查法是在自然进程中,以间接方式研究当前的教育现象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由于调查法具有这样的特点,因而它比较适用于研究那些范围比较广、涉及面较大的、时间较长的教育现象。

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项调查是1892年美国的赖斯所做的有关小学生拼写练习的调查。

(三)调查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

在教育研究实践中,调查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是截然分离的,而往往需要相互补充、综合运用。

例如,为了了解某一问题的当前现状,有必要去考察一下它的历史,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弄清来龙去脉。例如,有人要运用调查法研究有关儿童的合作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就需要先弄清这个问题的研究历史、已有研究状况、研究问题解决的程度。

通过调查掌握了某些材料后,还要用观察法去核实一下,看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例如,我们曾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进行问卷调查,为避免问卷的主观性,又辅之以现场观察,了解教师在从事实际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的素质状况。

调查法还常常需要与实验法结合,以便确定和证实某些材料或情况,并为实验法提供研究课题和分析的基础。例如,通过调查,发现活动室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而可设计实验方案,对活动室的环境创设进行分析性研究,如分别创设开放式与封闭式活动室环境,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中行为的变化,探求确切的条件与现象的因果关系。又如,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对儿童游戏的不同态度与指导方式会对儿童的活动兴趣、行为水平等产生影响,于是可以以此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再加以研究验证。另外,调查中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样本是重要的一环,取样技能常常带有实验的因素,通过对研究样本的控制,避免无关因素或偶然因素的干扰,增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调查中的测查方式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验因素。可见,调查法不是一种孤立的研究手段,而与其他研究法存在着有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