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一个或少数个体(如儿童或教师、教育机构等)进行的系统的、深入的调查。个案法与观察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观察方法。在个案研究中,需要综合运用观察、调查问卷、谈话以及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以便收集特定个体的资料,或是反映特定问题的较全面信息。
个案法与其他研究方法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是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某个特殊个体上,最大限度地搜集反映其各方面情况的详细材料,对其心理发展过程与个体特点等进行细致的、系统的考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追踪研究其发展变化过程。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了解研究对象的问题、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阐明理论观点,探索内在规律。个案研究无论对于教师、医生、管理人员还是对于研究工作者,都是有意义的。
在研究工作中应当破除这种误解,即认为只有通过大型(大样本)的研究才是“真正的”研究。个案研究实际上如同解剖麻雀,通过对某一个体的深入研究考察,可能得到一些重大的发现。例如,皮亚杰最初就是从自己孩子的个案研究,包括观察、谈话、实验等中受到启发,从而创立了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
通常,研究者需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个案研究的侧重点。如回溯性个案研究,重点在于对儿童的既往心理发展过程的考察,探究导致现状的各种因素;又如现状性个案研究,则侧重了解儿童目前的状况,对其特殊心理与行为作出诊断;追踪性个案研究,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定期对其进行研究考察,寻找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探求其年龄特点等。
(二)个案法的分类
从个案研究的内容、适用范围及其目的功用看,可分为三种。
1.诊断性个案研究
诊断性个案研究主要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问题行为以及精神病患者等,目的在于对儿童的心理现状作出判断。
2.指导性个案研究
指导性个案研究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如用于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育方案的尝试,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
3.探索性个案研究
探索性个案研究常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