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研究具有直接针对性
行动研究一般是针对即时问题加以研究,通过研究使问题切实地得到解决。研究的目的是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行动研究属于非正规性研究,其方案不一定很严密完善,而是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逐步加以调整,应注意在日常、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边行动边研究。
(二)行动研究有益于将教育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
行动研究是为了有效地改进日常教育工作,因而有益于弥合理论走向应用之间的裂痕,改变长期以来二者脱节或各说各的话等“两张皮”倾向。
(三)行动研究有益于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研究
教师及一线教育实践工作者参与研究,同时作为教育主体与研究主体。行动研究法适合于教师的工作实际,可促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和研究教育问题,自觉探索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四)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在行动中、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同时通过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技能水平。事实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尽管是无形的,但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却起着关键作用。有人称,“行动研究方法的独特优势在于,它可以改变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正是由于这一点,它才能带来稳步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在于内部效度差。行动研究法因其非正规性,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因此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当然,这并不是“科学性”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