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宗教

汉代以前的中原地区,本来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宗教。最早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宗教,就在秦岭地区,而且就是至今弥漫在整个秦岭的道教。

从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再到他在楼观台设坛讲经,一直到东汉以前,老子的思想还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真正使老子的道学思想走向宗教祭坛的,是三国时期流行于汉中的民间宗教"五斗米教"。

在汉中一带查阅县志,到处都可以见到张鲁和"五斗米教"的痕迹。

那天和陪我一起去褒河上游寻找古栈道遗迹的汉中画家魏玉新闲聊,我问他为什么在汉中看不见佛教寺院,却到处是道教道观时,他告诉我,道教起源于"五斗米教"。"五斗米教"最盛行的时候,就是张天师张道陵孙子张鲁称王汉中的时代。所以在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地区,从古至今,人们就信道教。

[ 书客网 ShuKe.Com ]张鲁的出现,老子走上了神坛。

张鲁就是帮助刘邦打下天下的汉留侯张良的第十世孙。

在三国时期魏蜀将领里,张鲁算不上成功的英雄,却是一位出色的宗教领袖。

东汉末年的汉中一带处在乱世当中。公元200年,张鲁杀死张修,成为割据汉中的一方霸主,并开始利用"五斗米教",实施他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第一个政教合一政权的宏图理想。作为以老子《道德经》、庄子《华南经》和其祖父张道陵所著《老子想尔注》为宗教经义读本的"五斗米教",这时已经从黄老思想、佛教和儒学中获得了足够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的教规、教义和宗教仪式。

张鲁应该是从张角利用太平道发动的黄巾军起义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再加上当年祖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教"对他的耳濡目染,张鲁对"五斗米教"的长处和短处,肯定了如指掌。所以除了向入教的教徒收取五斗米以外,他还在交通路口"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

张鲁的这种做派,全然就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一次实验!而且还给老子的学说里赋予了一种可控制人们灵魂的东西--鬼神。

人的灵魂,也许只有另一种灵魂才可以统治。所以道教在张鲁的"五斗米教"时期,第一次成功地走向了主宰人的精神世界的位置。据我所见到的资料介绍,张鲁称霸汉中的三十多年间只信鬼神,不设官员。入教的一般教徒都称鬼卒,部门首领都称祭酒,不分尊卑,无论贵贱。他还废除严刑酷法,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先教育,然后行刑。有小过的人,先自己反省,服罪后罚其修路百步即可获释。犯了大罪的人,也要先给他三次改正的机会,然后行刑。而且还规定,春夏之际不能杀人,处决犯人,要放在秋冬之际天气转凉的时候。

四五百年以前,老子在《道德经》里所梦想的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竟在秦岭以南的汉中被张鲁付诸实现了。而这种社会,也正是已经被经年战乱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平民百姓所梦想的生活。

我在汉中、西乡等地的地方志书上多次看到,在张鲁用"五斗米教"治理汉中的那个时期,汉中一带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张鲁政教合一的政权,使"民夷便乐之"、"竞共事之"。

可以想象,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即将形成的前夜,秦岭以北的中原地区,汉江以南的巴蜀和汉江东首的东吴大地,到处都是战乱和灾荒,而偏偏就在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一种让平民百姓神往的生活正在开始。

在平坦的汉江谷地,在林深山高的秦岭巴山脚下,碧绿的稻田五谷成熟,临河的吊脚楼上炊烟袅袅。过往的行人可以在义舍里随意享用早已经备好的义米、义肉;逃荒而来的流民也无需繁杂的礼仪,可以和当地人一样加入这种信奉鬼神,崇拜师君张鲁的"五斗米教"。

人们就这样,在一种新鲜而令他们感动的宗教仪式中,一天又一天平静而自在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这种如梦似幻的生活,一直沿续到曹操攻破阳平关,张鲁被俘,才宣告结束。

张鲁被曹操封为镇南王之后,秦岭巴山之间这种在黄老哲学指导下建立的政教合一--这种中世纪时期才在欧洲开始的政治体制,也永远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在汉中这块文雅柔丽的山水之间穿行的那些日子,我试图寻找到道教初创时的遗迹,然而汉江浩荡,秦岭巍巍,在盛夏稻谷碧翠的汉江岸边,除了勉县温家镇灌子岭还有一座张鲁之女张琦瑛的墓葬外,走马岭上的张鲁城,已经荡然无存。而且根据我的理解,现在的张鲁女墓,应该是人们按照古代烈女的形制,保存下了她的墓葬的。

建安十八年,马超投奔张鲁。张鲁大概是出于建立政治联姻的缘故吧,将自己唯一的女儿许给了马超。可是好景不长,不知是什么传言,搅乱了张琦瑛和马超的婚事。于是这位刚烈女子竟终身未嫁,帮助她的父亲传播"五斗米教"。那座墓葬,就是她死后尊抬她的老百姓给建的。

张鲁创建"五斗米教"的时候,也许早已意识到,在中国,实在是太缺少一种能够成为贫民百姓精神归宿的宗教了。所以他那平等、友善、宽容的宗教教义,也就成了让当时的老百姓趋之若鹜的精神上帝。

事情的另一方面也还存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禅封的皇家佛教寺院不计其数,但特别受统治者恩宠的道观,好像并不多见。我一直在思考,这是不是和道教初创时期,张鲁政教合一的体制曾经给曹操政权带来的威胁,以及道教一开始就是一种贫民的宗教有关呢?

从凤县到汉中,新修的高速公路要翻过一座又一座莽莽山岭。与留坝镇相邻的南星镇,是陈仓古道的起点。去那里的山林里寻访古道遗迹的时候,在一座山岭上,我看见了一块猩红的石碑,上面写着"祭酒梁"。

祭酒梁,应该就是这座山岭的名字了。

那么,这个祭酒梁,与张鲁当年行政官制里的"祭酒"有没有关系呢?

一路上,我问了好些人,都没有答案。

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