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城丢的太快,顺军几乎是跟着鳌拜,冲到了城下,差一点冲进城内。

随后而来的是,数万大军、降军带来的沈阳包围圈。

小皇帝和太皇太后等权贵没有死守的勇气,在辽阳大战刚起,便战略转进,回了老家赫图那拉,守城战交给了岳托。

哦,如今,是岳托和鳌拜。

闭门死守。

吴三桂等为表示忠心,也为了在大顺太子李来亨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指挥降军多次扑城,并且联络城中汉军,试图里应外合。

孤城不守。

在得到源源不断的后勤粮草、人员不断流向沈阳,东线的宽甸被曹猛占据,兵锋直指沈阳之后,岳托和鳌拜一商量,烧城而逃。

无数八旗为了活命突破包围圈,奋勇死战,冲破拦截,消失在北方。

李来亨指挥救援数日,才平息了火头,沈阳城只剩下废墟。

死去的百姓数不胜数。

这是一场令人憋屈的“大捷”。

李来亨占据沈阳,挥军四出,不到半个月,便恢复了清军放弃的开原、铁岭、抚顺、凤城等地,几乎恢复了前明辽东的所有地盘。

唯一的缺憾是,清军实力尚存,只是龟缩回去了而已。

要想守住辽东,非得花大力气不可。

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重演当初前明的悲剧。

天气冷了,雪一场接一场的下,李来亨坐阵辽东半年,基本上恢复了当地的官府行政力量,将各地守军,安排妥当。

只是,不断有清军从建州出击,宽甸、开原、抚顺等地连连告警,就连已经安排好的百姓,都不时有反叛。

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求援李过。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李来亨作为太子,在辽东两次大捷,收复沈阳、辽阳等辽东旧地,他希望的战功、威望已经拿到,就连训练新军的目的,也达到了。

这时候,他应该做的是,或者说,最需要做的是,是回京城,继续当太子,而不是留恋辽东,当一个军头。

接连几次圣旨召回李来亨,都被他以军情紧急、地方不安挡了回去。

如今,新任辽东总督高一功到了,他不走不行。

辽东总督是大顺新的官制,山海关以东(不含山海关),包括原来的辽西、辽东,甚至未来的建州等,都归辽东总督辖制。

下面有八个军十万人,权柄足够大,地位足够重要。

承担的任务也重要,那就是彻底消灭满清。

此时的满清,尚有蒙古人这样的盟友,一时之间,还未散伙,一旦倾尽全力,举兵十数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来亨小心地叮嘱、交接,顺便还提到了旅顺的太平军所部和他达成的贸易协议。

简单来说,太平军要大木、俘虏、特产,可以换火枪、火炮、粮食,甚至是战舰。

只要钱给得足够多,经过石达开的允准,什么都可以换一换。

高一功可是石达开的老朋友了,曾经一度是石达开的部下,对于石郡王的手法,习惯,比李来亨清楚多了。

接掌辽东的第一站,他便冒雪来到了旅顺。

旅顺口已经不是以前的旅顺口,自从太平军筑城之后,这里就变成了辽东和太平军之间的商贸重镇。

无论是来自山东的、还是江南的,还是吕宋的商人都在这里交换辽东特产,获取暴利。

与别的唯一不同的是,旅顺军港。

战舰遮天蔽日,军港戒备森严。

完全不同于商港。

太平军工商等署在此设立分支机构,收税,管理,井井有条。

高一功大为震撼。

别的不说,就说军港内的太平军海军,那船坚炮利,好像一轮齐射,就能轰平一座港口一样。

听说还有安庆号那样的大船,七十多门火炮。

那样的火炮高一功见过,说实在话,沈阳城城头,都没有七十多门那样水平的火炮。

一艘船抵一座城,何其壮观。

他没有见到石达开。

不止是他,之前的李来亨,也没见过石达开。

总领旅顺军务的,是李定国和施福,总领政务的,是一名叫蒋在理的文官,也就是俗称的旅顺知县。

“太平军管得可真是细致!”

高一功在旅顺城中逛了几圈,最大的感觉就是,管得太细了,不比大顺皇权不下乡的粗疏,太平军这里,几乎什么都要管。

连县衙里的部门配置,人员配置,都比传统的县衙要多好几倍,更别提海关这样闻所未闻的官署。

“这些都是吃官饭的?”

高一功很是好奇,南洋真的这么富裕,能养这么多官员吗?

“总督大人,是的,王上体恤我等,无论官员小吏,皆领太平天国俸禄,各有升赏道通路,我等皆呼仁政。”

蒋在理陪在一旁,傲然回道。

反正各司其职就对了。

忙是忙,但是赚的是真多。

高一功哑然,这样的配置,别说大顺学不来,就是刚刚收复、几乎可以白纸上作画的辽东,也学不来。

为啥呢。

关键之处,就在于,他说了不算。

这样的改制,需要大顺中央朝廷下旨,才能够进行。

还是船小好掉头啊,太平军如今几乎孤悬海外,对大陆除了几个点做生意,几乎没什么土地方面的需求。

大顺朝廷给予藩属的地位,自然无从干涉内部政务。

石达开一个人说了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听说,他在南洋玩得挺花,将越南等小国欺负得欲生欲死,赚钱大把大把的。

说实话,高一功有些羡慕。

但是,他的身份不一样,他是先皇的小舅子,辽东就在京城之侧,有满清这样的先例在,几乎不可能再立一个像太平国那样的独立藩属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高一功也是郡王,但差距却这么大的原因。

他也没有那样的勇气,出走海外,重新开始。

距离辽东最近的,一个是藩属朝鲜,一个是倭国。

哪一个都不是好上手的。

朝鲜好打,但是不好治理,倭国纯属烂泥坑,是郑家的势力范围。

没有海军,他也就只能想想。

高一功此次来旅顺,除了学习一下治理地方的先进经验,更多的目的,是为了火炮、战舰和粮食交易。

没有这三样,辽东靠他自己,很难挺住满清的不断袭扰。

太平军的海军,现在在这里,以后会在么?

现在会帮忙,以后还会么?

凡事还是要靠自己,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