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一个穿着白色警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打量了一番屋里的几人后问:“黄队,你这是发哪门子火啊?”

郑广同认出来,这个中年男人是公安的一位领导,火灾发生那会,他一直在现场指挥。

“他们是毛纺一厂的,竟然跑到办公室教训起咱们来了,说咱办错了案子。”黄大队余怒未消,他指了指一脸懵懂的小国说,“特别是这毛头小子,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偏说咱们案子办得有问题。”

“就是有问题!”小国不服,冲黄德能嚷道。

“我看有问题的不是案子,是你脑子吧?”黄大队作势要搧小国,小国却不躲,挺着胸膛往前上了一步。

负责人模样的中年警察瞪了一眼黄大队后,指指旁边的长椅道:“来,你们俩先坐下来说话。”

郑广同和小国坐到长椅上,中年男子倒了两杯水端到两人面前,他看了看郑广同,笑着说:“我想起来了,你是毛纺一厂的团书记小郑,你们这是有啥问题要反映啊?”

边上的一名老公安指了指中年警察,向郑广同和小国介绍道:“这是我们市局分管刑侦的吴局长,你们有疑问可以好好问问他。”

见黄大队口中还在骂骂咧咧,吴局长冲他摆了摆手,让他先到办公室外面去候着,随后他在郑广同和小国的对面坐了下来。

郑广同向吴局长介绍说:“这是我们厂保卫科的小国同志,火灾发生后,他一直觉得其中有隐情,还发现了好几处疑点,因此我们今天过来反映一下。”

“喔,你们看出啥疑点了?”吴局长态度倒是挺客气,他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郑广同和小国,想知道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究竟发现什么异常。

小国喝了口水,抹了抹嘴唇道:“吴局长,我发现死者刘二毛的手表戴在了脚脖子上,我觉得非常可疑。”

吴局长没有出声,他想了想后,觉得案发当天确实看过这一幕场景,于是问小国:“小伙子,你说说看,你的疑问究竟是什么?”

小国说:“刘二毛的手表戴在脚脖上,我想知道你们公安是怎么解释的?”

对小国毛头毛脑、不知深浅的问话,吴局长并没有生气,他和颜悦色地拍拍小国的肩膀,笑着说:“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没有证据确凿的答案,当时分析案情时,有人提出这个疑点,但后来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打打闹闹,啥样的恶作剧都能搞出来。别说把手表套在脚脖子上,就是把裤衩套在头上、把女人文胸蒙在眼上都毫不奇怪。”

郑广同急了,他赶紧解释道:“小国认为这是他们遭遇了抢劫,死者刘二毛害怕新买的手表被人抢走,这才在劫匪不介意的时候,偷偷套在脚脖上。”

吴局长吃了一惊,他怔了一会后又笑了起来:“你是说有人抢劫这 12 名工人?”

郑广同和小国都点了点头。

吴局长说:“据我们调查,这 12 名工人都年轻力壮,况且其中三人还经常打架闹事,被我们处理过。如果有人会抢劫他们?那么劫匪是一个班?还是一个排呢?”

“吴局长,他们只有两人!”小国急忙答道。

“连人数你都知道了?!”吴局长拍了拍小国肩膀,大笑起来。

“他们有枪,所以这 12 名工人就成了挨宰的羔羊!”郑广同说。

小国语言表达能力差,再加上心急,原本想得好好的话,此时东一榔头西一棒,毫无逻辑。郑广同上过大学,又从事团工作,语言表达是他的强项,他便把小国发现的四五处疑点绘声绘色地向吴局长作了汇报。

吴局长渐渐信了,他头上的冷汗渐渐冒了出来。

一个十五六岁、有着白白圆脸和一对明亮大眼睛的女孩走到吴局长身边说:“爸,我今天过生日,妈问你啥时回家吃面条?”

吴局长回过头,摸了摸女孩四面齐的头发说:“丽莹,你没看到爸正在听他们说案子?你先回去做作业,爸可能要晚点才能回家。”

“爸,作业已经做好了,我也想听听,看看你们公安是怎么破案的?是不是特好玩!”女孩手托腮,一脸俏皮地听着眼前的三人叙述和分析案情。

见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相信了他们的猜测,还表示要继续调查,小国终于平静下来,他抹了一把唇上的汗,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吴局长,我觉得凶手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他们有枪,或是有关系能借到枪,很可能是猎枪;第二,查钟表店,据我所知,12 名死者中有 7 人有手表,上海牌的有两块、东风牌的有两块、红旗牌有一块、钟山牌的有两块。不知道你们公安有没有在现场发现这六块表的残骸?”

吴局长大惊,因为下面没有人向他汇报过这一细节。他又想,即使那几具烧焦的尸体身上,手表有可能被烧毁,但远离火源的那几句被薰死的尸体身上,也应该发现啊!

吴局长急得站起身来,他搓着手,急切地问小国:“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下面还有哪些疑点?”

小国接着说::“如果你们没有发现这六块表,那么可以肯定,他们肯定遇到了劫匪。劫匪抢到了 6 块手表后,肯定会去销赃;第三,查前些天左脚被扭伤的人……”

“凶手脚被扭伤了?”吴局长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国抓着脑袋说:“因为我发现墙外地面上有个坑,其中有个左脚印一半在坑里,我怀疑这个人在紧张状态下从两米高的墙上跳下来,左脚可能扭伤了;第四,查有二八自行车的人,当然,如果你们带我去察看轮胎印,我肯定能找到轮胎上的特征;第五,查有小偷小摸、被你们公安处理过的人;第六,据说有几具被烧焦的尸体,他们的尸体是在地下室通道下方,我觉得他们很可能与死者熟悉,因此,查这几具烧焦尸体的熟人。”

“哦,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厉害,说得头头是道,简直是破案天才,许多老刑警的脑子都没你好咧!”吴局长拍了拍小国的肩膀,对他十分欣赏。

“爸,您干脆让这位大同学把凶手带给你们就行了!”眼前这个叫做丽莹的女孩咯咯笑道。

吴局长没理女儿的话,他拍拍小国的头说:“你前面说的五点,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这第六个排查重点,你是怎么认为的?”

小国觉得遇到了知音,他很感动,便说:“吴局长,我是这么想的,12 名工人中肯定是有人认出了歹徒,所以他们才会纵火灭口,否则他们抢到钱后肯定是一跑了之。我认为,歹徒是在爬到地下室上方才开始纵火的,此时认识他的人肯定是站在地下室的出口下方,向凶手求情。意思是说:某某兄弟,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不会报案的,你就放我们出去吧!歹徒当然不会相信他,于是他们扔下了引火物,火就从地下室出口的下方烧了起来。如果是这样,和凶手说话的人衣服肯定被点着,因此他是被烧死的而不是被烟呛死的。”

“这位同学说的蛮有道理,我看比你们公安想得都周到!”这个叫丽莹的女孩再次插话道。

吴局长瞪了一眼女孩道:“这事不是你听的,给我到一边呆着去。”

三天后,嫌疑人到案,他们不是两人,而是三人。

在证据面前,他们很快交待了罪行。

和小国分析的几乎一样,只不过除了两名窃贼外还有一名内应,他是厂里的门卫。门卫先把两捆面料偷出后放在工厂围墙内的杂草丛中,之后通知厂外的两名窃贼前来取货。

两名窃贼骑着两辆自行车来到了工厂墙外,他们翻进围墙,找到预先藏好的两捆布料后,将布料扔到了墙外。正当他们准备翻墙逃窜时,被两名准备提前回家的机修工发现,两名窃贼立即拿着猎枪威胁,将两名工人赶进了地下室。

此时,他们见地下室中有几个人在打牌,边上还围着几个人,简易的小桌子上散乱地放着几十元钱,其中一名窃贼见财起意,拿着猎枪指着对方,要他们把桌上和身上的钱都交给他们,见对方不愿意,他们又下到了地下室,推翻了油桶,想恐吓这群工人。

当他们将抢得的一百多元现金和六块手表都装进衣兜后,有一个工人认出了他们,他骂道:“某某你们给我记着,你不就是住在某某地方的某某人吗,上次被我兄弟胖揍了一顿你还记得?”

两名窃贼大惊失色,他们边用枪指着 12 名工人,边顺着梯子退到上面,为了怕下面的人追上来,他们将铁梯拎起来扔到地下室中。正当他们想溜之大吉时,认出他们的那名工人站在已经流了一地的柴油上喊道:“某某,你不把钱和手表还回来,我过会出去找人弄死你,再去公安局报案!”

两名劫匪慌了,他们见旁边有一大团擦拭过机器的棉纱,于是点燃后扔进了地下室。

地下室中燃起了熊熊大火时,两名劫匪匆匆忙忙翻上了围墙,其中一人的手被围墙顶上的小石子硌破,在墙上留下了微量血迹,跳下围墙时,另一名凶手扭伤了左脚。他们见事情闹大了,把偷来的两捆布料扔进了池塘,骑着自行车匆忙逃走了……

市委书记郑广同说完,会议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等掌声停下来,郑广同说:“我刚才花了近一个小时说这个成年旧案,不知大家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周前见没人回答,他怕冷场,于是说:“郑书记,我觉得,作为我们公安,侦办任何一起案件时,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像当初的小国一样认真仔细,敢于怀疑一切权威。其次,我觉得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当初如果不是郑书记和小国同志追穷不舍、碰上钉子也绝不退缩,现在 12 名受害人还沉冤未雪!或许那两名罪犯因其他案子落网后,供出了当年的这起惊天大案,那我们江滨的警察形象将一落千丈,得有多少人要脱下警服了!第三,我认为绝不能忽视群众的力量,我们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士,其实群众的眼睛更是雪亮的,其中也不乏能人,在遇到重大案件时,我们一定要多方听取群众意见。”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台上的郑书记也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