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和吴丽莹自从到了朝霞被割喉的 12.20 案专案组后,就忙得不可开交。郭斌负责外围调查,吴丽莹负责尸检和痕迹分析,两天下来,他们有了不少收获。

这天晚上,照例要进行案情分析会,郭斌、吴丽莹、曹勇、市局借调来的两名刑侦骨干以及宁安分局的二十多名刑侦人员济济一堂。

一屋子人看着大屏上的照片,陷入了沉思。

大屏上打出的,是红色奔驰车右侧车窗上的两个用鲜血写成的大字——骗人!

经鉴定,这两个字是凶手在杀了受害人后,用揉捏后的一大团纸巾,沾着受害人的鲜血写在车窗上的。

吴丽莹说:“这个‘骗人’二字,一是它的书写规则我们要搞清,将来查到嫌疑人后有比对价值,其次我们要弄清这两个字背后究竟是什么含义。”

郭斌跟着老国那会,侦破手段没有现在先进,这也让郭斌在那几年中扎扎实实地学到了上个世纪末刑侦人员必备的本领,包括嫌疑人步态辨识、现场重建、笔迹分析等。虽然步态分析老国是强项,但郭斌文化程度高、知识结构新,他跟着老国学会了笔迹分析,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钻研,这方面他比老国要强上一筹。

郭斌看了一会车窗上的“骗人”两个血字后说:“从这两个字,我有四点想法。整体上看,这两个字非常大,几乎占满了右侧车门玻璃,缺乏和谐度和节奏感;其次,前面的‘骗’字相对较小,而后面的‘人’字相对较大,并且‘骗’字相对偏下,‘人’字相对偏上;第三,这两个字都偏瘦长,不是方方正正的形状;第四,‘人’字的捺粗壮有力,一直沿伸到车门上……”

“这四点说明了什么呢?”自从案发以来,曹勇精神压力倍增,几乎患上了焦虑症,他急于从郭斌口中知道答案。

郭斌用激光笔指着大屏上的这两个字,对众人说:“第一,这两个字很大,说明凶手性格狂放、不知收敛。俗话说,字如人形,整体缺乏和谐度和节奏感,说明嫌疑人文化程度不高,行事缺乏规范和约束。第二点,‘骗’字略小、‘人’字略大,说明嫌疑人杀人后很淡定从容。他要是心慌、并急于想逃走,第二个字一般会略小一些,字迹也会更潦草。第二个字‘人’比第一个字高一些,说明嫌疑人更强化自我意识,因为这个‘人’字就是嫌疑人自己,他把‘人’字写大、写高,表明他在潜意识中,高度自我膨胀、唯我独尊;第三,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一般文化水平较高,行事循规蹈矩、有自控力的人,书写的字迹都比较方正,不论字迹是否美观,都说明书写人很在意字体的整体饱满,相反,那些行事经常出格越轨的人,字迹一般瘦长。接下来也是第四点,‘人’字笔迹粗壮,一捺甚至写到了车窗的边框上,说明书写人行事没有规范和约束意识,随时可能突破禁区。综合来看,嫌疑人文化程度较低,有暴力倾向,强调自我,行事张扬,不受约束,是典型的犯罪型人格。”

见郭斌处处说到了点子上,大伙频频点头,对郭斌的分析不仅认同,而且十分钦佩。

吴丽莹说:“郭支队说的很有道理,这也为我们排查嫌疑人提供了参考。接下来我发表一下对这两个字字意的看法。”

大伙静静地听着,他们想知道,这两个字究竟包含了哪些内涵,包括了哪些犯罪信息?

吴丽莹白净的脸上表情严肃,与老国似有几分相似,她说:“这两个字显然是凶手说给受害人听的,这也是典型的犯罪标记。一般来说,不论是抢劫还是仇杀,杀完人后犯罪人都会急于逃离现场,而本案的嫌疑人却甘愿冒着风险,花上半分钟左右写上这两个字,说明这两个字是一直压抑在他心中、想一吐为快的。第二点,如果有点文化的人在书写‘骗人’这层含义时,一般会用书面语,而不是口语。比如我要是写,我会写‘骗子’二字,或写上‘谎言’、‘失信’、‘可耻’等,综上我认为,直接写上‘骗人’二字的嫌疑人,文化程度肯定不会高,一般来说,其很少有书写的机会和阅读的习惯。”

曹勇想了想说:“吴科长说得有道理,这两个字一定是嫌疑人要告诉受害人的话。但我有个疑问,您和郭组长都认为嫌疑人文化程度低,郭组长还认为嫌疑人粗鲁暴力,行事张扬,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这样的人怎么会和一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存在瓜葛呢?”

不知不觉中,会议已经开到晚上十一点多。对郭斌和吴丽莹分析的结果,大家都想不出答案。

曹勇说:“在那种场合杀人,性侵的动机可以排除。案发后,嫌疑人价值不菲的拎包及包内财物、手上的钻戒等都没有遗失,既然嫌疑人有时间在车窗上写字,说明他并不慌张。既然不急于逃离现场,他完全有机会拿走受害人的拎包,如此看来,侵财杀人的动机也可以排除;最后就剩下仇杀和情杀两种动机。如果说是仇杀,嫌疑人和受害人身份地位明显不同,生活中应该不会有太多交集,特别是能引发仇恨、仇恨到要杀了她的这种紧密型交往关系。最后是情杀,但根据刚才郭组长对嫌疑人身份的分析,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存在感情纠葛。”

曹勇头上又急出了汗。

“我看,会不会是因情感纠葛而引发的雇凶杀人案?”郭斌从市局刑侦支队带来的骨干大陈说。

郭斌和吴丽莹对视了一眼,没有出声。

自己的案子还没有忙出子丑寅卯,接到郭斌和曹勇的电话后,老国还是带着周薇来到了宁安分局,他想初步了解一下 12.20 案。同时也想调查一下,两案的受害人都是公众人物,凶手是否为同一人?是否有并案调查的依据?

然而老国在初步了解了案情后,放弃了并案调查的想法。

受害人停车的地方正好是监控的盲区,技术人员没有找到嫌疑人上车下车以及逃跑的视频,无法从步态上和孙晨露案中的视频进行比对。其次是作案动机,12.12 案经过两天来的深度介入,已经基本确定凶手和受害人孙晨露曾在多年前的节目中相识,嫌疑人杀人的动机是性侵;而 12.20 案的性质很显然是报复杀人。

至于为什么要报复?老国赞同曹勇的分析——受害人和嫌疑人之间不太可能直接产生经济纠葛或情感纠葛,那么会不会是与之有纠葛的人雇凶或买凶杀人呢?

老国说:“尽管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但我们可以假设,并根据假设的结果倒推,对前因进行调查。曹队刚才的想法不是没有可能。那么接下来,我们一是要调查受害人朝霞的丈夫有没有出轨行为、会不会因为喜新厌旧而雇凶杀妻?第二,我们要深度调查受害人朝霞的情感关系,她有没有情人?如果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有没有闹出纠纷?”

郭斌和吴丽莹对视了一眼,没有发言。

老国忽然想起一件事,于是问曹勇:“曹队,记得案发当晚我曾说过,要你们摸一下受害人的出行规律,她是偶然出现在大东方商场外,还是经常将车停在那里?”

曹勇说:“国顾问,我已经调查了,受害人凌朝霞的丈夫王某原是一家国企的小领导,这些年企业效益不好。朝霞的社会关系广、人脉多,她拿下了一个知名奶茶品牌的代理权,在江滨已经陆续发展了四十多家连锁店。由于生意越来越大,三年前她让丈夫王某辞职,专门负责奶茶店的经营管理,奶茶连锁店的总部就在大东方对面的商贸中心写字楼内。据王某说,当晚妻子朝霞将车停在路边,就是来接他一起回家的。”

老国问:“我刚才问你受害人是不是经常把车停在这里?你还没有回答。”

曹勇有些尴尬,解释道:“这不正往下说了嘛!据朝霞的丈夫王某说,他妻子并不是每天都来接他,他自己有车,但他应酬多,经常喝酒,喝了酒就不能开车,平均起来,一周中会有两三个晚上,他会提前和朝霞约好,让妻子将车停在路边等他。对此,我们从他们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可以证实。并且,王某公司员工可以证实,在朝霞遇害的时候,王某正在向他们布置圣诞、元旦期间的加班事宜。”

“她和丈夫的感情如何,王某在外面有没有包养情人,或有第三者插足之类的婚外情?”

“这个我们也调查了,确定没有,她丈夫王某很老实,一看就是能够受老婆气、依附于女人的那种没有主见、即使有贼心也没有贼胆的男人。”曹勇笑了起来,停了停接着又说,“我们调查了凌朝霞丈夫公司的员工,一名员工反映,说前台的女孩曾想傍上王某,但每次这个女孩约王某吃饭或看电影等,王某都紧张得一口回绝,女孩在他面前撒娇他也像遇到了毒蛇,避而远之,这些小故事成了员工们私下里的笑谈。”

“你的意思是说,王某很老实,在家中真正当家作主的是他的妻子朝霞?”老国问。

“是的,这一点朝霞的儿子也证实,我们在调查中,她的公公婆婆对此还深为不满,认为儿子被儿媳管得太死,活得很窝囊。”

老国想了想说:“从以前侦办的许多案件中,我发现有个规律,在夫妻关系中,强势一方出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弱势的一方,既然朝霞在家中是非常强势的一方,如果她是因为婚外情被害,那么出轨的会不会是朝霞?这一点,你们调查了吗?”

老国紧盯着曹勇。